2012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保障房制度的“篱笆”
据《北京晨报》报道,今年以来,北京、上海、洛阳等城市共清理出9800户骗保家庭。
这条消息一方面表明,社会公众此前对“保障房前停豪车”等现象的举报,以及对存在骗保的怀疑,的确是事实;另一方面也说明,只要政府相关部门重视,顺乎民意,严格审查清理,骗购者就会暴露出来。这样的行为,是给社会正义打气,必然赢得社会公众的叫好与支持。
社会对保障房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保障房的质量问题,二是保障房分配的公正问题。关于保障房的质量,既涉及到建筑物本身的质量,又涉及到周边配套是否齐全、出行是否方便等多个方面;对于公正性问题,则直接影响到低收入群体、困难群体“住有所居”,关系到社会和谐,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重视。
这则消息同时透露出来的一些细节,发人深醒。比如,来自高收入行业的申请人竟然公然打着“家庭收入为零”的名义骗购,某些地方领导干部加入骗购行列,这足以说明骗购者是何等的无所畏惧。从这一点看来,深挖保障房领域的蛀虫,维护保障房正义,不应该是一场速战速决的阵地战,而需要一场“持久战”。
长期以来,社会普遍认为,由于违规成本过低,保障房骗保问题屡屡不绝。被查获者或者退房了事,或者几年内不再具有相关资格。这种被视为“毛毛雨”的处罚,哪里抵御得了骗购者的利欲熏心?清理骗购蛀虫,收紧“制度”的篱笆,也因此成为社会群众很长时间来的共同声音。如今,近万户骗购家庭被清理,一定程度上说明清理骗购蛀虫的力度正在加大,人们据此深信,只要力度维持不减,还将会有更多无耻的“蛀虫”被曝光到公众面前。
不过,在加紧清理蛀虫的同时,收紧“制度篱笆”同样需要引起重视。“蛀虫”产生如此之多足以说明,仅凭此前保障房申购的相关制度规定,根本不足以把骗购者挡在保障房的大门之外。加强制度建设,无疑是寻求问题长远解决的一个着力点。
最为直接的,就是当加大对骗购者的打击力度。众所周知,保障房与商品房的市场价格,无论是在一线还是二三线城市,至少都有数万甚至数十万元的差距,这正是行骗者不直接买商品房却染指保障房的原因所在。以如此巨大的利益差额,是否符合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要件,完全是可以讨论的。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加大违法违规的成本,让制度规定“硬”起来,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无疑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