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史常识:中国当代史
10.新中国成立后的科技成就
(1)火箭
1960年2月,中国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
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1963年12月,中国第一枚气象火箭发射成功。
(2)导弹
1964年6月29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1971年9月10日,我国研制的第一枚洲际导弹首次飞行成功。
(3)两弹一星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中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4)卫星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1984年,中国实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5)汉字激光照排技术
20世纪70年代中期,王选开始负责国家重点项目“汉字信息处理工程”子项目“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研究工作。
(6)杂交水稻
1973年,袁隆平培育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二号”。
1974年,袁隆平研究籼型水稻成功。
(7)计算机和互联网工程
1983年,“银河—Ⅰ”巨型计算机诞生。
1992年,“银河—Ⅱ”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1997年,运算130亿次∕秒的“银河—Ⅲ”计算机研制成功。
1994年4月20日,“NCFC工程”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
2009年6月15日,中国首台国产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每秒峰值计算速度超过200万亿次的曙光5000A——“魔方”在上海超级计算中心正式启用。
(8)神舟系列飞船
1999年9月—2003年初,“神州”号无人飞船四次升空并安全着陆。
2003年10月15—16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杨利伟送入太空并返回。
2005年10月12—17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把费俊龙、聂海胜送入太空并返回。
2008年9月25—28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把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送入太空并返回。
(9)探月工程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成功撞击月球。
(10)生物技术
1965年9月17日,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成功。
1999年,中国加入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
2001年8月26日,人类基因组“中国卷”的绘制工作宣告完成。
(11)南极科考
1985年2月20日,我国第一座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在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上建成。
1989年2月26日,又建立了第二座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山站。
2009年1月27日,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胜利建成。
(12)油田发现
1959年9月26日,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喷射出石油。
1961年11月,发现胜利油田,1978年,其产油量居全国第二位。
1976年,华北油田建成投产。
(13)数学成就
1966年,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取得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世界领先成果。
(二)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发展
1.“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制定和实行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针对国民经济的“冒进”造成的严重比例失调,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六七月间,全国人大五届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1979年国民经济计划,全国的国民经济调整工作正式展开。1980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在经济上实行进一步调整,政治上实行进一步安定团结,实现了经济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经过努力,国民经济调整计划在1981年底基本实现,到1982年,收到明显成效。这一成效的取得,为全面改革的逐步发展准备了基础和条件。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18户农民立下了一份实行包干到户的契约,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突破口和标志。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党的十二大以后,农村改革全面开展。第一步以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任务。1983年1月,中共中央下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对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了充分肯定,此后以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农村第一步改革获得全面稳步的发展。
3.四个经济特区的创立
对外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兴建经济特区是推进对外开放的一个重大突破口。1979年7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根据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众多的有利条件,决定对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1980年5月,决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各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试办经济特区。1984年4月,进一步开放上海、广州、天津、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2月,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泉州、漳州三角地区开辟为经济开发区;1988年4月,又决定海南建省,海南全省开辟为经济特区。这样,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的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现代化事业的迅速发展。
4.香港、澳门的回归
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中国政府应用“一国两制”构想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成果。1984年和1987年分别签订中英联合声明和中葡联合声明,1990年、1993年分别通过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并切实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董建华任第一任行政长官。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何厚铧任第一任行政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