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热点:“一字之变”彰显责任与担当
党的十八大报告旗帜鲜明、思想深刻、求真务实,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为了帮助读者准确理解和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在广泛深入采访十八大代表和相关权威专家的基础上,本刊在这里刊发一组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的文章。
“一字之变”彰显责任与担当
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基础上,党的十八大在报告主题中明确做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部署——从“建设”到“建成”,这是共产党人做出的郑重承诺,这个承诺彰显的是责任与担当。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部主任周为民教授告诉记者,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并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之奋斗,是我们党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经验。从“建设”到“建成”,虽一字之变,但内涵极为丰富、深刻,意味着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更明确、要求更严格、未来发展的信心更充足。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
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对世界的明确昭告。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再到发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员令——这一系列奋斗目标的提出、发展和完善,表明了我们党对什么是小康社会、如何建设小康社会认识的深化,也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的历史必然性。
十八大代表、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这一过程体现了党的发展战略“方向一致性、战略连续性、步骤阶段性”的重要特征,避免了 “大跃进”式的大起大落,始终坚定地向着既定目标前行。
“十八大新部署,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加自信的中国。”十八大代表、经济学家蔡昉认为,新目标的设定将会倒逼中国攻坚克难,更坚定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而奋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新目标的要求分别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参与报告起草组工作的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施芝鸿认为,报告最引人注目的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一个是经济总量指标,一个是人民生活指标,指标设定以2010年为基期,这两个指标的指导性、方向性更加鲜明,尤其是将人均收入翻一番指标写入党代会报告,分量更重,彰显出今后我们更注重百姓生活幸福度。”胡鞍钢说。
“这是我们一脉相承的目标。”十八大代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详细解释了这两个“翻一番”目标的来龙去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硬任务”,中国共产党的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进行了跟踪战略设计——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新世纪的前20年GDP翻两番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把这一目标调整为人均GDP翻两番;党的十八大又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保持了目标的连续性,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朱之鑫强调:“这两个‘翻一番’目标的同时提出,说明我们不是一味追求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而是更加重视居民收入的提高,体现了民生优先、惠民富民的政策取向,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也向外界传递出未来中国更加重视经济发展质量、更加注重改善百姓生活的重要信号。”
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十八大报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新部署,既与时俱进、鼓舞人心,又立足现实、切实可行。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将满怀信心地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