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面试 > 2014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在雾霾研究中普及科学

2014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在雾霾研究中普及科学

2014-01-07 13:52  |  华图网校  |  责编:黄金霞 点击收藏

  【热点聚焦】

  刚刚过去的2013年,连续几场雾霾让公众纠结不已。而新年钟声才响过不久,媒体报道的中科院大气所张仁健研究员关于北京机动车排放对北京PM2.5“贡献”不足4%的结论,令公众更加纠结:看来,限车也没用啊。

  1月3日,光明日报刊发了中科院的新闻发布会消息,雾霾研究专家就张仁健的研究结论,谈了两点看法。一是4%的结论显然是被严重低估了。二是这一结论与其研究是一致的,就是说并不假。那么,明天再有一个研究出来说占20%、30%,或者50%,我们该信谁的?

  【热点分析】

  其实,不独雾霾研究,在涉及公众关心的健康、食品安全等问题时,我们也常常陷入这样的迷雾之中。有些研究和我们的生活常识有出入,有些研究与我们的感觉不一致。就拿雾霾来说,4%的结论,与我们的日常感受差距实在太大。但是,这样的科学论文为什么能够发表?研究结论为什么会被学术界接受?这就要说到尊重学术研究规律的问题。

  学术研究是一种求证科学。它从一点出发,按照科学的研究方法,必然得出一个结果,这一结果不受任何其他因素影响。具体到这个4%的研究结果,它有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方法,就是说,这一结论,有严格的限定条件。如果条件换了,结论自然不同。如果你知道了,他的研究只选取了一个点上的数据,他所说的污染,只是指一次源的污染,并不包含二次源的污染。而生活中,广大公众遭受的汽车尾气污染,大量的是由于尾气排放与大气混合后形成的气溶胶,其成分非常复杂,这种二次源的污染,对人体十分有害。

  这也就能解释社会上对雾霾形成原因的各种不同说法。科学家们所要努力的,就是要把这种限定条件设定得更加真实、客观、全面一些。而这件事本身,对公众来说,倒是一个关于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普及的好案例。在信息传播日益发达的社会里,普通公众天天都会接触到各种数据,各方面的专家也会通过传媒,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表达种种不同的观点。对此,公众有时会欣喜,有时会沮丧,有时会无奈,有时会无所适从,更为普遍的情况是,公众常常希望有一位权威专家出来提供一个权威的说法。殊不知,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恰恰被我们忽略了,那就是,专家提供的数据、给出的结论是怎么来的。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4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在雾霾研究中普及科学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