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时政热点 > 2014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铲除“院士”功利化土壤

2014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铲除“院士”功利化土壤

2014-01-17 18:05  |  解放日报  |  责编:邢华 点击收藏

  因有人爆料院士学术问题,近日院士管理机制再次成为热议话题。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均将“退出”写入章程以来,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以后,谁将成为“院士退出”的第一人,被社会各方聚焦。

  然而,当前对院士管理机制的改革,“退出”固然彰显整肃决心,但最紧急、最关键之处并不在于此。将“院士”称号还原到学术上权威性的最高荣誉,将其与“特权”、“不当得利”脱钩,方为釜底抽薪之道。

  近年来,院士遴选中的“人情往来”、个别院士的追名逐利等见诸报端,“院士之病”干扰了学术界应有的清正之风。从医家角度而言,治病要下猛药,更应除去病根,方能防病于未然。

  有些地方,不问青红皂白,凡院士必奖多少钱、多少房子;有些项目、经费申请,有院士领衔才能顺利通过;各地都以拥有院士的数量标榜“科研政绩”,以至于出现多地多校“共享”一名院士的情况……种种乱象,似乎已是司空见惯。正是这些看似尊重知识的“超常规”待遇,不仅严重违背科学发展规律,也成为院士评选走样的重要推手。

  改变这一状况,除了完善院士管理内部机制,是否也应反省整个外部环境究竟给出了怎样的价值导向?这其中,不仅包括剪除院士不当的“特殊待遇”,更要面向全体科研人员,建立起更加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只有这样,“院士”称号才能真正回归本原,成为学界对某一专业领域杰出贡献人士的认可,激励更多已经取得佳绩的“大牛”,奔向更高的目标。(彭德倩)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4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铲除“院士”功利化土壤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