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考面试预测热点:官员职务消费埋下隐患
国考面试预测热点:官员职务消费埋下隐患
华图教育 马素国
【热点背景】
1.新华社记者在北京、江苏、安徽等地调研发现,部分领导干部在职务消费上挥金如土,演变成“不落腰包的腐败”,像一个黑洞吞噬着国家财富,引起群众不满。
这篇报道被众多媒体刊发于显著位置,然而细读内容,记者采访到的,其实大多是公众
熟知的现象,比如“领导干部吃喝不愁,普通职工发愁吃喝,有时连办公经费也付不起”,比如“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名目繁多:手机及话费、差旅费、公车及燃油费、招待费、参观考察费等,数额越来越大”,以及“有的干部私人请客或家人聚会,都会拿发票到单位报销”,等等。这些不都是当下老百姓街谈巷议中怨愤极大的问题吗?
2.日前,财政部、监察部、审计署、国资委印发了《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行为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12种职务消费行为予以严格限制。其中,包括禁止豪华装修办公楼,企业亏损期间购豪车;公款用于个人家庭买房、装修和交物业费等行为。
《办法》对于规范国有企业的职务消费行为,减少腐败和各种浪费,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制度进步。但其真正的生命力,仍在于监督和落实。其实,对于企业负责人的职务消费行为,除了纪检监察部门对企业负责人进行定期的考核检查之外,更重要的,还得依赖企业员工以及社会的监督。只有将职务消费行为展示在阳光下,不规范的职务消费行为才会逐渐收敛和杜绝。
【模拟题】
谈一谈,你对当前出现官员职务消费这一现象的看法?
官员职务消费,以惊人的数量和惊人的增长,震惊着社会民众。这沉甸甸的消费,挤压着行政成本日益捉襟见肘,挤压着民众们的痛觉神经。大众的情感翻滚绞痛,因为在官员觥筹交错享用豪华晚宴之时,许多贫困地区的孩子却饥肠辘辘的为了改变命运刻苦学习;大众的情绪异常愤慨,因为自己辛辛苦苦缴纳的税款,却被官员打着公共开支的旗号挥霍无度。有人戏称这是“不放入腰包的腐败”,而这戏谑背后,隐含了多少无奈——层层把关层层监督的作用,究竟发挥到了哪里?职务消费膨胀之风必须狠狠刹住,这不仅是行政问题,还涉及社会和谐、民心向背。
官员职务消费的膨胀,让行政成本背上沉重的大山。这些消费中,巧立名目有之,胡吃海喝有之,就连单位的公车,都被家人、亲戚、朋友私用到令人发指的地步。过高的支出导致某些地区财政赤字,甚至干部职工的工资都不能按时足额发放。如果任由职务消费膨胀下去,政府会如同企业一般,陷入破产的深渊。
官员职务消费的膨胀,让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度遭遇前所未有的损伤。一些官员以职务消费为名,大搞弄虚作假、虚报冒领,把职务消费变成个人腐败的方便之所。可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民众对官员从高档酒店中鱼贯而出,挂政府车牌的公车在娱乐场所四处停放早已经见怪不怪。官员台上台下两个样,让民众不断质疑行政队伍的廉洁性。如果任由职务消费膨胀下去,这样的质疑会如雪球般越滚越大,群众和官员终将渐行渐远。
官员职务消费的膨胀,让社会风气歪曲畸变。部分官员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吃喝,四处猎奇,甚至到了不求最好只求最贵的地步。从一般浪费到穷奢极欲,病态得似乎到了变态的地步。民众们敢怒而不敢言,只能将一股仇官情绪慢慢酝酿传递。如果任由职务消费膨胀下去,奢侈、铺张、浪费会化作一股洪流,摧毁着传统的道德底线和人们心中的冷静理性。
孟子曰:为国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样的膨胀,这样的奢靡消费,早已经触及了国家的平均,早以及威胁到社会的安定。相较于之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不治本只治标的做法,我们必须下大力气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狠刹这股风气,完善管理制度是基础,各级机关政府,应调整财务审批制度,变柔性预算为刚性预算,严格把关控制每笔行政开支和报销;狠刹这股风气,加强监督是关键,不仅要自上而下的不定期抽查,还要将具体经费款项定期公开,让民众和媒体能够自下而上的进行监督;狠刹这股风气,宣传教育是要点,通过反面教训和我党艰苦朴素作风的学习,提高官员的自律性和廉洁性,让官员自觉对过度职务消费说不。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到了改革的攻坚阶段,越是如此要紧的时刻,我们越是应当提高警惕性,特别是对影响行政良性运转和社会和谐的职务消费膨胀问题。侧耳倾听民众的呼声吧,过度职务消费当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