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家公务员时政热点:华图网校一周精选(8月3日-7日)
Information 4:“平语”近人 从用典读懂习近平的执政智慧
【关键词】习近平,执政智慧,为政立德古典名句,是中华文化长河中历经砥砺的智慧结晶,也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这些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是习近平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习近平 在很多重要讲话中引经据典,生动传神,寓意深邃。在他倡导的“中国梦”、以民为本、依法治国、新型国家利益观等重要的治国理念中,都能看到中华传统文化精 华的厚重的历史影响。他的治国理念,大量地借鉴了中华历史文化的精华,并紧密结合当前的现实情况,赋予其新的意义,既使中国的社会发展实践从中国的历史文 化中获取正能量,又反过来使中国的历史文化精华在新的实践中获得新的生命力。新华网“学习进行时”专栏摘选他在不同场合讲话中引用的古典名句,并通过解 读、释义带您了解其执政智慧。
【为政】
国家治理千头万绪,需要培养怎样的能力?深化改革繁重复杂,需要具备怎样的思维?既有木秀于林的骄傲,也有风必摧之的烦恼;既有“登高望远”的豪情,也 有“为山九仞”的压力。有人感慨:当今中国,正面临绕不开、躲不过的“惊险一跳”。面对“四大危险”、经受“四大考验”,对执政者的能力与水平提出了更高 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新的“赶考”。对治国理政的方式方法、战略战术,习近平同志有着系统的把握、深入的思考。从统筹中央和地 方、国内和国际、当前和长远的战略思维,到“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凡事从坏处准备”的底线思维;从“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的战略定力,到“敢于担 当,积极有为推进改革攻坚”的改革魄力,有认识论的辨析,也有方法论的思考,更有源于实践的总结,为深化改革、完善治理提供了基本方法和根本遵循。习近平 同志引用的古典诗文名句,谈安危、论治乱、道时机、讲大局、明根本、抓重点,充满了对执政之要的辩证认识,体现着对治理大国的深切认识。
“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之江新语·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等文中引用
■ 解读
习近平同志一向倡导领导干部干干净净干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和宗旨的内在要求,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把这作为为政之德、为政之道、 为政之要。推行八项规定,抓好作风建设,中央领导率先垂范,因而能上行下效,清风劲吹。在我国历史上,注重修身立德、为官清廉,是许多思想家倡导的政治主 张,也是一些正直的士大夫终身恪守的为官准则。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场合,引用先秦时期为政以廉的箴言,要求领导干部有公正无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优良品 质。广大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但看领导干部怎么说,更看他们怎么做。要在群众中威信高、影响大,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挥自身的模范作用、人格魅力。否则, “台上他说,台下说他”,说话办事怎么会有影响力和号召力?
■ 原典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春秋﹞孔子《论语·颜渊》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春秋﹞孔子《论语·子路》
■ 释义
孔子这两段话都说明了为政者自身行为端正的重要性。在《论语·颜渊》中,鲁国大夫季康子向孔子问政,孔子回答:“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认为“政”就是端正的意思。你自己带头端正,谁还敢不端正呢?对于什么是政治,孔子用一个“正”字概括。
关于“正”,孔子在《论语·子路》中有如下观点:“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认为,为政者如果自身的行为端正,无须下命令,百姓也 会按他的意旨去做;如果自身行为不端,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服从。身正民行,上感下化,才能施不言之教,对百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在评价西汉“飞将军”李广时,引用了孔子这句话:“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 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是对“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最佳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