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事业单位综合备考:国常会数张“药方”力阻民间投资下滑
昨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主题只有一个——民间投资,这种情况非常罕见,表明中央对民间投资高度重视。为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会议还针对市场准入、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开出了数张“药方”。
2016事业单位综合备考:国常会数张“药方”力阻民间投资下滑
拯救民间投资下滑的“药方”
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下滑。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今年前5个月,全国民间投资增速已跌至3.9%,与去年10.1%的增速相比,称之为 “断崖式”下滑并不为过。
这样的下滑速度引起了国务院重视。一个多月前,国务院派出9个督查组赴18个省(区、市)对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这样的行动也不常见,且规格相当高,9个督查组全部由副部级官员率队。
根据调研情况,督查组昨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披露了影响民间投资下滑的原因:部分法规政策不配套、不协调、落实不到位;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资源配置和政府服务等方面难以享受与国企同等待遇;融资难融资贵、缴费负担重;一些干部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少数地方政府失信等。
根据上述问题,国务院为促进民间投资开出了四张“药方”。分别是:要以深化改革和政策落地见效提振民营企业投资信心;要继续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营造一视同仁的公平投资环境;要着力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强化责任追求,建立严格的对政府违约和政策不落实的问责机制。
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务院一系列举措都非常有针对性。比如,建立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放开一些服务业领域投资等都是为打破垄断,使民间资本在这些领域获得发展空间。”
这一点从“药方”中提到的具体政策中可获体现。在营造公平投资环境方面,会议决定,加快清理完善涉及民间投资的法规政策,抓紧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放开民用机场、基础电信运营、油气勘探开发等领域,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重点领域去除各类显性或隐性门槛,在医疗、养老、教育等民生领域出台有效举措,切实解决民企与国企公平竞争问题。
“医疗、养老、教育等都属于服务业,这些领域既有投资需求又有发展空间,预计下一步国家会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贵州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勇对上证报记者说。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都是困扰民企发展的大问题。对此,国务院也出台了针对性措施:严格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通过专项检查,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切实做到对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同时坚决防止以各种方式变相提高贷款利率;推进政府主导的省级再担保机构基本实现全覆盖,探索发展新型融资担保行业;引导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创新适合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融资模式,特别要推动大型商业银行扩大服务中小企业业务。
潘建成表示,现在民企融资成本普遍高于国企,融资成本高会挤压利润空间,降低民企的投资信心。会议出台了针对性措施,加大对民企贷款支持力度,减少中间环节和不合理费用,也是抓住了问题的要害。
稳定民间投资与供给侧改革结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过去拉动投资主要采取直接给项目、放水给贷款等粗放方式,现在则把稳定民间投资和供给侧改革结合起来。
比如,针对供给侧改革的主要任务——降低企业成本,会议出台了诸多降本措施。除了降低融资成本外,会议还提到,再取消一批行政审批事项,能放给市场的坚决放给市场。
潘建成分析说,简政放权是为了进一步降低企业的制度交易成本,为民企松绑。
民间投资增速下滑并不是最近几个月才出现的。其实,从2014年起这一迹象就开始显现,当年民间投资增速为18.1%,未能保持住以往20%至30%的速度,到2015年增速进一步下滑至10.1%。步入2016年,增速则是逐月下滑,从6.9%、5.7%、5.2%到3.9%。
但在专家看来,这样的下行状况短期内很难改变。目前民间投资下滑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客观因素,也就是民间投资多集中在制造业,而制造业面临严重产能过剩,在去产能的大背景下,势必会影响民间投资。
因此,潘建成强调,对民间投资平稳增长甚至一定程度的回升要抱有耐心,改革见效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