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公务员面试热点:各校所有在建或待建操场暂停施工
2016年公务员面试已经陆续开始了,众所周知,面试的题目一般都会跟当今社会的一些热点现象紧密相关。华图网校特为大家分享2016年公务员面试热点:各校所有在建或待建操场暂停施工,希望可以帮助考生们顺利备考。
2016年公务员面试热点:各校所有在建或待建操场暂停施工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昨天上午,北京西城区教委开始对实验二小白云路分校的操场进行全场拆除。在此之前的14号,北京市教委表态,将会同各相关部门着手制定中小学塑胶操场和跑道的建设和监测标准。在新标准出台之前,各校所有在建或待建操场暂停施工。塑胶跑道刺鼻的气味蔓延多日,学生家长的鼻息之间,终于有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现代快报刘洪波:出了事情,大家都说要监管,但监管依据什么呢?依据标准,依据规则,依据法律,等等。这都是基本常识。然而,监管是否应该也依据人们实际所受的损害呢?这可说不好,因为很多人都打心眼里相信“法无禁止即可为”,所以那些未被明确禁止的行为,是可以做的,而那些合乎规则的行为,更要保护。如果一个合乎规则的事情造成了人们的损害,那属于意外,属于个别,个案处理即可,而不必制止那些行为,这也是合乎常理的。但这样,监管又能够监管得了吗?
如果我们还不算健忘,那么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以提高蛋白质检测读数,这种行为在没有闹出巨大风波前,是“法无禁止”的,也就是可为的。有毒的塑胶跑道符合国家标准,那更需要保护其生产、安装。有专家解释:“符合国家标准”并不等同于“对人体无害”。标准涵盖有限的物质指标,如果铺建跑道中添加了本不该出现在其中的成分,不在标准检测范围内,那么即便符合国家标准,也不代表跑道无害。三聚氰胺奶粉,就是把本不该在奶粉中的东西放进去了,结果有害了。瘦肉精更曾是科研成果,添加在猪身上了,猪也符合标准。这些都是合乎标准又害人的例证,它们都是“法无禁止”的,所以是“即可为”的。塑胶跑道铺装后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和环境影响,没有国家标准,那更是“法无禁止”,也就随便怎么干都行。监管,请问怎样监管?
我们所有的工作,应当负责和服务于人民。合格有毒的塑胶跑道,若要举一反三,不只是别的校园还有没有,不只是别的商品还有没有,也不只是学校、企业、监管方该承担什么责任,还应当反思那种振振有词的“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所谓硬道理。生命有最高的价值,人民有至上的地位,道德有规制力量,信仰有向上作用,法律也不过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生命的一种现实规范。如果不这样思考,社会行为就无所谓内心的敬畏,监管也很难有内在的依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不能用“法无禁止即可为”取代的。法无禁止,不是即可为,而是行为可能造成恶劣后果,却难以追究责任,这才不断向法律提出问题,促使法律更完善。如果法无禁止就仿佛正大光明“即可为”,岂不是任何黑心烂肝的事情,我们都要任其不管,而靠法律去当上帝?
@中国青年报邓希泉: “毒跑道”和“毒装修”事件都不是偶发事件,也不是独立事件,它们有着内在联系。从社会变迁角度看,我国已进入风险社会,但社会运行理念、社会运作路径、社会治理体系等方面并未有效适应风险社会的内在规律和必然逻辑。青少年在工业产品制成的人造世界中生活,从工业品生产、使用、管理和监管等环节,都有可能出现问题而导致健康风险。从毒奶粉、毒装修到毒跑道,其实质都是非自然环境带来的成长风险。从毒奶粉事件为标志的食品安全事件,到以成人持刀冲入中小学危及校园安全为标志的暴力事件,再到以毒跑道为标志的青少年成长风险事件,无一例外地表明:青少年是风险社会的受冲击者,也有可能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如果不从根源上认识和解决青少年处于风险社会风暴眼的现实,不能从制度上创新青少年政策理念和政策体系,就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面临的各种风险困扰和侵蚀。
为此,当前亟须建立健全青少年成长风险防控机制。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风险社会中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青少年发展政策和相关措施的重要内容。对青少年成长风险防控机制来说,最基础的就是要以青少年成长发展的要求,作为政策和标准制定的基本标准。只要是跟青少年成长相关的设施、用品、物品等,都必须采用尽可能高的标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以优先发展和适度超前的政策化解青少年成长风险。针对青少年作为风险社会首当其冲的社会群体的现实情况,必须以优先发展理念和适度超前理念来完善青少年政策体系,创新青少年发展理念、政策措施和成长发展支持体系。
@光明网高亚洲:当我们将毒跑道冠以“产生的根源之复杂、持续时间之长、涉及地域之广、带来危害之大可能超乎想象”时,当媒体将背后原因归咎为“劣质产品盛行、低价中标、违规施工、标准缺失、验收不严,相关环节的监管形同虚设”时,却不得不听到——熟悉的、可悲又可气的套路语言:目前家长情绪稳定;不得不承认——最终绝大部分的结果是,塑胶跑道的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标准;不得不接受——这样的“合格”,至少已十年。在这样的认知撕裂中,隐匿着最吊诡之处,十年前就发现有毒,毒跑道为何至今还在狂奔?孩子们用头晕、恶心、流鼻血力证它的“毒”,为何仍可以被检测出“合格”?
而且这种关乎着孩子健康、市场秩序的跑道检测标准,为何会如此滞后呢?质量监控如此乏力呢?必须摘引来自新华社针对此事的一段描述——有业内人士形容:对于质量监控,教育部门说我不懂,属于体育部门;体育部门说学校的事情跟我有什么关系;质监那边说你们这属于基建,走的是基建招标,不是货物采购,不归我管;住建部门又说,你这又不是房子,跟我们没什么关系,除了九龙治水、地方保护主义,还有一种无过即安的心态。九龙治水、地方保护、无过即安,所集结的正是毒跑道在源头和机制上的病症,如果当下治理不能从根本上祛除这些顽症,谁又能保证不会带着错愕的表情、无助的内心看毒玩具或是毒课桌的肆虐呢?
@京华时报刘文嘉:在公共安全领域,最大的隐患莫过于标准不准、规范失范。企业违法不过是发现早晚的问题、官员寻租不过是追责力度的问题,原则上都是可以解决的个案。但标准和规则的滞后、空缺、松弛、牛栏关猫,却不啻于使偶然变为了必然、使个案变为普遍现象。近些年来,人们在新闻报道中看到的“毒跑道”事件不少于20起,但其中按照现行标准检测出问题的只有4起,既然孩子们的身体不适是实实在在存在且具有明显共性的,那么只能说滞后的标准已经把众多“毒跑道”洗白为“正常”的、“主流”的情况。
塑胶跑道的相关国标,是在全国多地中小学的“毒跑道”事件被集体归因后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已经具备了和前述公共安全事件类似的特征,为了防止更多孩子成为受害者,也为了避免“国标”的公信再次被透支,必须尽快采取应对措施。底线的应对是,给出学校体育场地和相关教学硬件所依据的准确标准、建立系统缜密的检测项目。高线的追求则是,以此次事件为契机,建立公共安全标准的更新机制,及时吸纳专家建言、公众举报和消费者反馈,根据社会发展情况对国家标准进行动态更新。说到底,让规则准确、公平、有效,就是为市场和社会正本清源。
@人民网文松辉:从“毒奶粉”到“毒跑道”,各类涉及儿童的“问题产品”事件一再发出警示,我们在儿童及婴幼儿相关产品领域还存在着无数的问题。而标准,是检验产品安全的首要砝码。尤其是在儿童用品领域,编织好最科学最严谨的“标准网”十分必要。此次“毒跑道”事件再次启示我们,应该尽快全面检视儿童及婴幼儿相关产品领域的各类标准,对标准缺失的要尽快制定,标准不规范的要尽快完善,标准过低的要尽快提高,标准过时的要尽快修订,以建起全面完善的“标准清单”。
当然,标准制定后,关键还在于落实执行。特别是儿童用品的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也影响着家庭、社会的和谐。相关企业要在设计、生产各个环节都严守标准甚至高于标准,而质检部门等其他监督执法机构更要主动作为,以最严格的监管来建设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孩子们远离“问题产品”的伤害。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都盼望国家能建立科学完善的儿童用品质量标准体系,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为我们的孩子构筑起一道“安全的长城”。
华图解析:近几个月中,“毒跑道”时间频频发生,这也让学生在校的健康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家长心里,“孩子的健康是第一位的”,而这也是校方和监管部门共同的责任,而事件的发生,却让我们对校方和监管部门的初衷产生怀疑。
都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条条“毒跑道”却让起跑线变成了“危险线”,伤心之余,我们不得不对,一条条异味浓重的塑胶跑道就这么躲过一道道关卡“溜进”校园,感到心寒。
我相信,不管在任何时候,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家长最想要的结果,而在学生的健康安全方面,不要让学生们输在塑胶跑道上,尤其应该成为教育部门、工商部门、环保部门的共识。也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塑胶跑道行业监测标准,培育监测机构,规范塑胶跑道产品,让孩子们高兴且安全地在跑道上享受跑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