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省考综合备考:PMI微落经济积极因素仍在积累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日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9%,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微低于临界点。专家表示,高温多雨天气和南方部分省市洪涝灾害对近期数据表现有一定影响,但走势波动较小,总体平稳,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态势继续发展。一方面,未来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支持不能松懈,另一方面要加快转型升级,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发展长期向好。
2016省考综合备考:PMI微落经济积极因素仍在积累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分析称,7月份制造业PMI回落,一是受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强降雨席卷我国大部分省市,特别是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对相关地区的生产、运输等造成较大影响。本月生产指数为52.1%,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江苏、安徽、湖北、河北等地的生产指数回落幅度较大。二是市场需求增速放缓,扩张动力仍显不足。1-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0%,比1-5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增速继续回落,由1-5月份的3.9%回落到1-6月份的2.8%。本月新订单指数为50.4%,低于上月0.1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回落。三是一些传统行业继续化解产能,压缩生产。高耗能行业PMI为47.7%,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下行。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持续处于收缩区间。
尽管PMI微幅回落,但一些积极因素仍在不断积累。赵庆河表示,一是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3.2%,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的新高,高技术制造业在结构转型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二是反映资金紧张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的企业比重为42.1%和38.1%,分别比上月下降0.7和1.2个百分点,企业融资难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的矛盾有所缓解。三是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3%,比上月提高1.9个百分点,表明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有所增强。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陈中涛也认为,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态势继续发展。一是经济运行的质量提高,市场价格继续回升,购进价格指数连续6个月保持在50%以上;二是经济运行的协同性增强,随着去产能、去库存活动持续推进,市场供需平衡性增强,供需保持适度增长,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保持在50%以上,二者差距保持在2个百分点以内,处在较为合理的状态;三是经济结构继续优化,高技术产业保持较快发展,产能过剩行业、高耗能产业持续减缓,PMI指数处在50%以下,低于制造业整体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四是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大企业支撑作用突出,经济活力增强。企业预期良好,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上升,采购和库存维持正常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同日公布的7月份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和官方数据再次出现了背离,这一次是财新PMI意外飙升至50.6,超过6月2个百分点,这是该数据2015年2月以来首次录得增长。据了解,7月推动财新中国制造业PMI上升的动力是新业务总量恢复增长,为今年3月以来首次。由于新接业务总量增加,厂商4个月来首次增加产出,创下两年来最高纪录。财新智库莫尼塔宏观研究主管钟正生表示,进入下半年,中国经济企稳迹象初现端倪,这源于积极的财政政策陆续落地。但经济下行压力仍存,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支持不能松懈。
陈中涛表示,宏观调控要远近结合综合施策。一方面,要着眼于保持经济增速平稳,适度扩大总需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相机、灵活调控,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良好宏观环境。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情况下,要特别注意引导市场预期,提高政策质量和透明度,用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稳住市场预期,用重大改革举措落地增强发展信心。另一方面,要加快转型升级,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方向,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发展长期向好。
对于未来制造业PMI的走势,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目前我国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制造业去产能和去库存压力较大,需求疲弱导致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下降,同时制约了制造业产出的增长。全球市场不排除会再次出现局部和阶段性动荡,外需疲弱导致制造业订单下降,影响到制造业生产。我国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稳增长力度,加快各项政策落实进度,政策效果已经并将继续释放。预计制造业PMI难以明显上升,也不会显著下跌,总体上围绕荣枯线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