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多地公布上调养老金,如何确保兑现?
养老金调整需考量基金承受能力 基金运营有待全国统筹
不少受访专家介绍,经过养老金“十二连涨”,今后养老金调整幅度除参考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承受能力,也将是重要考量因素。
报告显示,基金运行“两极化”现象较为突出。截至去年底,全国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超过1000亿元的省份达到10个,包括广东、江苏、浙江、北京等,占全国累计结余超过七成。有的省份基金累计结余量少,且累计结余除以每月养老金总开支得出的可支付月数低于10个月。
目前,我国职工养老保险主要是省级统筹。一些省份基金结余偏少,收支平衡压力大。加上人口老龄化加剧、抚养比持续下降、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等综合因素影响,这些地区承受养老金上调的支出压力能力相对较弱,实施基金全国统筹的呼声高涨。
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
业内专家表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并非“劫富济贫”。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表示,不少基金结余多的发达省份都是劳动人口流入地。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大量年轻劳动者从中西部地区流入发达省份务工,大量养老保险缴费无法跨省转回中西部,“实施全国统筹有必要性和公平性”。
当前,由于全国统筹方案尚未出台,各省职工养老基金之间如何调剂尚未明确。褚福灵说,可以肯定的是,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并非各省统收统支“吃大锅饭”。全国统筹十分复杂,必须在分清中央与地方责任基础上,经过详细测算、统一认识,再明确资金配置与管理。如果不能通过制度设计保障地方养老金缴费征收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再多的基金结余也将坐吃山空”。
据了解,在当前省级统筹情况下,一些地方在出现养老金缺口需要财政兜底时,确定由省级与市县按比例分摊。黑龙江省明确,按照省级与市县3:7比例,各自承担兜底职责,以进一步强化各地挖潜增收、自求平衡的责任意识。
有专家提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现全国统筹,应采取全国社保基金出资、地方按比例上缴部分基金收入,建立社保基金调剂资金池的方式进行。对基金收支出现缺口省份,则应根据责任划分,按比例承担方式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