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帮助中心 咨询电话 400-8989-766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账号密码登录将于2023年10月1日0点关闭,
关闭后将统一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登录。
请尽快确保手机号可用于接收验证码
立即注册

欢迎登录华图在线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资料 > 综合 > 2016下半年省考综合备考:提取电子数据也需关照公民隐私

2016下半年省考综合备考:提取电子数据也需关照公民隐私

2016-09-23 10:07  |  京华时报  |  责编:郭磊 点击收藏

  赋予执法部门对电子数据的取证权,同时暗含着规范这种权力运行的要义,目的在于实现打击犯罪与保障公民隐私的平衡。

  2016下半年省考综合备考:提取电子数据也需关照公民隐私

  日前,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联合下发《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网页、博客、微博客、朋友圈、贴吧、网盘等网络平台发布的信息属于电子数据,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有权依法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电子数据。这意味着,手机短信、朋友圈中的内容将能作为刑事案件证据,因而引起普通民众的广泛关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电子数据在打击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为此,我国刑事诉讼法将电子数据规定为法定证据种类之一,有利于执法部门更加精准地揭露、证实犯罪。电子数据形态日新月异,其属性特征也区别于传统证据种类,这决定了此类证据的提取和审查亦有别于其他证据。但是,立法并没有明确电子数据的具体范围,对其提取和审查判断也未作专门规定。在这种背景下,《规定》的出台能更有针对性地规范取证行为,发挥好电子数据在查证犯罪上的功能。

  应该看到,对于电子数据进行规范,指向的是打击犯罪和保障个人隐私的双重目的。我们不能只是片面关注提取电子数据对于打击犯罪的功能,而忽略了其对执法人员取证行为的规范功能。按照《规定》,手机短信、电子邮件、通讯群组等网络应用服务的通信信息,用户注册信息、身份认证信息、电子交易记录、通信记录、登录日志等信息,文档、图片、音视频等电子文件,均被列入电子数据范围,这些信息与个人的隐私权紧密相关。倘若办案人员收集、扣押证据存储介质出现失范,不遵循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便可能对公民隐私形成极大的威胁。

  例如,在收集电子数据作为刑事案件证据时,被搜查扣押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可能存放着大量电子数据,其中有许多内容可能关涉个人隐私且与案件无关,倘若取证行为缺乏规制,不注意保护公民的合法信息,便极易造成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由此,赋予执法部门对电子数据的取证权,同时暗含着规范这种权力运行的要义,目的在于实现打击犯罪与保障公民隐私的平衡。

  因此,将朋友圈内容列为电子证据,并不意味着执法者可以任意“光顾”公民的手机短信和微信。民众的担忧是,以往一些办案人员违法取证屡见不鲜,电子数据的提取如何不重蹈旧辙,是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取证必须依据合法程序,这是刑事执法的应有之义。立法和司法解释在扩大执法部门取证范围的同时,更应提防可能出现的权力滥用,以尽可能为执法实践提供明确的合法性指引,减少误伤隐私的几率。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2016下半年省考综合备考:提取电子数据也需关照公民隐私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

咨询优惠

添加您的

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领专属好礼
常见问题

有协议班吗?

一课时多长时间?

手机可以观看吗?

课程可以反复学习吗?

可以下载吗?

课程包含图书吗?

错过直播有回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