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国家公务员综合备考:慢就业四处晃荡的自由与钱无关
中国年轻人正迎来慢就业时代。毕业后,很多年轻人选择行走和晃荡——或是旅行,或是从事公益,或是就在家待着,总之不着急就业。
2017国家公务员综合备考:慢就业四处晃荡的自由与钱无关
在西方,慢就业是年轻人很常见的选择,被形象地称为Gap Year(间隔年)。但在中国,慢就业从一产生就面临各种争议。有人认为毕业后不工作是虚度时光,也有人认为慢就业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包容和实现慢就业,需要社会制度进行与时俱进的改动。但是,慢就业也预设着阶层差异,寒门子弟更有谋生压力,诗意的想象背后掩藏着骨感的现实。
2015年年初,我和妻子前往新西兰度假。我们选择了租车自驾,所以有机会搭载路上的游客。在国内,我们真心不敢在路上搭载陌生人,但在新西兰,我们尝试了两次,都收获了不错的体验。无独有偶,我们两次搭载的都是大学毕业后选择“间隔年”的年轻人。
第一位上车的是一位典型的背包客,23岁的德国小伙子,身高接近190公分。他修的是心理学,完成本科学业后,没有马上念硕士,而是来到了新西兰。我们遇见他之前,他已经在新西兰待了两个多月,开始是骑车,之后转为徒步,每天几十公里不等。
新西兰是许多极限户外运动的发源地,即使在茂密的森林、湍急的河流,也会有很多徒步指示牌。在送了小伙子一段路之后,我们选择跟着他一起步行。但很快,半身高的荆棘、过膝盖的急流以及海拔上千米的高山,就让我望而却步。这位小伙子却一直兴致盎然,得知我们无力陪他走完接下来的路程,就跟我们友好告别。短短一个多小时,他高大精壮的体型和从容友好的微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二位搭载的客人是一个日本女生,个子娇小,笑容甜美,十分注意礼貌。日本女生的英文没有那么流畅,搭乘的距离也比较短,所以我们并没有做太深入的交流。我们大抵知道,她来新西兰已经快一年了,还有两周她就要结束自己的“间隔年”。在过去的近一年里,她一边打零工一边旅行。和德国的小伙子一样,日本女孩的整个旅行花费不了太多钱,生活简朴的同时又特别能吃苦,有车搭车,没车徒步,外人觉得枯燥,他们却能自得其乐。
我和妻子仅仅是城市的“小中产”,并非什么财富精英,即使如此,我们在旅行中所要求的物质条件也远高于德国小伙儿和日本女孩。相形之下,我们在旅行中的吃苦耐劳能力又大不如他们。就像当下中国的许多中产阶级一样,总认为要积攒足够多的资金,才能体验到一次真正舒适的旅行,才能收获自由的快感。
与之类似,大学毕业后到底是立马就业还是选择“晃一阵子”?很多人总认为,只有家境优裕的学生才有资格“晃一阵子”。但事实上,我们总是放大了物质条件的限制,又忽视了观念层面的羁绊。在旅行中遇见的两位西方年轻人,他们没有多少钱,旅行中的物质供应也低于我这样普通的中国游客,但他们却沉浸于自己的兴趣和计划中。
去年4月,我在前往尼泊尔参与报道地震时,还遇见了一个来自中国广西的女孩。她在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了尼泊尔,平素就是以代购维持生活,用她的话来说“只要钱够了,我就不接单了”。她的学校很普通,能力也算不上出众,但她略显矫情地说,自己拥有的是一颗“自由的心”。在尼泊尔期间,她帮我熟悉本地情况,令我既受用又感动。从尼泊尔回来不久,通过朋友圈,我发现她又“游荡”到了泰国、老挝、缅甸等地。
一本护照,一个手机,一颗自由的心,就可以让一个普通的中国年轻人实现“间隔年”的诉求。这是一个多好的时代。但那些没有真正品尝过自由味道的人,在讨论“慢就业”时,总是习惯性地将目光盯在“金钱”上。一会儿计算工作一年的年薪,一会儿计算“瞎晃”的成本。这些“精密计算”当然必要,但体验生命的本质最终需要随心而动,而不是跟随社会主流观念进行计算。
旅行、闲逛、瞎晃,这些举动并不需要太多的物质保障,却会带来很多意图外的后果。而这些意图外的后果,正是今天中国的许多年轻人所缺乏的“生活氧气”。
热议:
@张萍:同学NN从小想从事服装设计,当同学们奔走于招聘会时,她却在宿舍飞针走线,练习缝纫。我上班第一年,她深入云南、贵州等地考察少数民族服饰面料纹饰。第二年,她注册了自己的服装品牌,个人工作室也开张了。
××家境略好,从小没有明确志趣,本科依从父母意见读了会计专业。工作两年后,她发现自己实在不喜欢当会计,就考取了冷门的美学研究生。非常偶然地,她对中医产生了兴趣。因为入门太迟,就转而学习养生文化。毕业后,她加入了一家三甲医院的中医研究项目,还衍生出书法、国画、篆刻等各种兴趣。用她自己的话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她们无疑是“慢就业”大军的一员,但她们并非生活的逃兵。作为“快就业”群体中的一分子,我佩服这种探索自我、敢于放空、不惧漂泊的心态。
@秦嬴博:大学最后一年,陆续有同学被单位录用,我却没有一毕业就工作。我先后办过农家书屋,当过志愿者,参加过公益活动,还梦想去大凉山支教,当大学生村官。虽然我现在工作了,但我特别享受刚毕业的那段经历。青春不等人,别让自己后悔。也许多工作两三年,会有笔经济收入,但永远换不来青春经历的宝贵财富。
@八尺:如果说就业开启了人生另一扇门,大部分出身于中下阶层家庭的年轻人无疑会有“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他们如果“慢就业”,不仅没有收入,反而要花费万把块钱的家底。此外,“慢就业”还会给年轻人的家庭和邻里乡亲造成了大学生也不过如此的印象,给“读书无用论”留下口实。
@王昱:在现行政策框架下,应届生比往届生“慢就业”拥有更多资源。很多专项创业资金只面向应届生,很多高门槛单位只招应届生,京沪稀缺的落户指标更多为应届生所得……慢情怀自有魅力,但如果制度不调整,远方诗情的砝码依然无法撬动。
慢悠悠地晃,离不开资本支持。空有一腔轻飘飘的情怀,囊中羞涩的青年不得不继续向家庭寻求庇佑。这一来延缓了年轻人的独立进程,二来,愈是丰衣足食者愈能从容不迫,容易形成新型的阶层差异。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