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时政热点:“慢新闻”缘何有机会火起来
不久前,在美国纽约举行的数字内容前沿大会上,素以抢抓突发新闻见长的英国广播公司提出将推出“慢新闻”,引发广泛关注。在当今信息几乎一秒就能传遍全球的时代,新闻怎么能“慢”下来?又为何要“慢”下来?
2017年时政热点:“慢新闻”缘何有机会火起来
想要更好地理解这家英国老牌媒体的行为,可以回到2016年4月的旧金山——诸多媒体巨头参加在这里举行的脸书年会,希望向这家拥有超过17亿全球用户的社交媒体学习打造高流量的内容产品。不过,会上用于案例分析的一款“爆红”视频直播虽然吸引了超过80万用户实时观看,点击量超过千万,却毫无新闻价值可言——仅仅是两名网站编辑在直播平台展示用橡皮筋勒住西瓜,直到其爆开。
这就是当今社交媒体以“吸睛效应”“流量导向”为圭臬营造出的新闻生态。仅仅几个月后,比“爆西瓜”视频更劲爆的新闻事件相继出现。英国“脱欧”、美国大选……整个西方世界被社交媒体这只无形之手搅得天翻地覆,传统政治体制、主流媒体乃至主流价值观,都快变成了被一步步缠绕收紧直至爆开的“西瓜”。
受众在传统媒体影响力日趋消解的状况下,难凭一己之力辨识真伪,只能服膺于在社交媒体的“过滤泡泡”和“回声室”中恣意蔓延的谣言、立场或刻板印象,从而做出情绪化的判断。借助于社交媒体海量传播的“后真相”,使得西方主流社会引以为傲的“知情的民主”最终演变为“盲情的媒主”,导致“黑天鹅式”的事件和人物频出。
不过,2016年美国传统新闻业的强劲复苏成为“后真相时代”的新特征。《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印刷版和数字版订户均出现多年未见的显著增长,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等新闻频道的收视率更是创下历史新高。“后真相时代”传统主流媒体市场逆势上扬,表明公众对高品质新闻的需求以及为此付费的意愿并未消退,也预示着传统主流媒体“信息把关人”和“公众守望者”角色的回归。
传统媒体重振雄风并非沿袭过去的老路,从社交媒体借鉴新技术手段和传播理念,是实现新闻生产全链条再造的关键。英国广播公司的“慢新闻”计划就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热点话题进行深入分析,用可视化呈现对新闻情境进行发掘和还原,再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精准推送,用更有深度和厚度的内容产品与以“短平快”见长的社会化新闻一决高下。
在情感压倒事实的所谓“后真相时代”,品质和信任将会带来更高的公众参与度和品牌忠诚度,也直接决定了用户为内容付费的意愿和花费在获取新闻内容上的时间。在各类“话题”“爆款”“网红”层出不穷的当下,新闻媒体的专业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反而成了能够产生最大价值的“稀缺产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后真相时代”的到来,为传统主流媒体实现“浴火重生”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