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海归”褪去光环是市场的理性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海归”褪去光环是市场的理性
一、热点概况
近日,某留学生职业教育机构发布了《2019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曾经广受追捧的“海归”人才,近些年来在国内就业时常常会遇到一定阻力。一时间,这份报告得到了多家媒体的转发,“海归”是否已经不再吃香,留学还是不是好的选择,再次成了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
二、各方观点
某海归:高薪与否除了求学经历,专业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企业管理者:海归如果想成为雇主心目中的理想人才,除了要有优秀的成绩以外,更要有实际动手的能力,避免“纸上谈兵”的尴尬。
媒体:部分中国留学生就读野鸡大学(文凭制造工厂)。除海外知名高校,中国企业对国外高校了解却并不多,若海归毕业于海外不知名高校,企业多半会产生误解。
三、深度分析
(一)“海归”变“海待”现象分析
1.金融危机浪潮的冲击。
金融危机使得许多海归在留学所在的国家难以找到工作,只得回国谋求生存。许多海归在没有做好充足准备的情况下回国找工作,导致其在人才市场上根本无法展现自身的优势,更无法与他人竞争。
2.海归人员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自我定位不准。
许多海归因为没有正确地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过高地对自己进行定位,最终导致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发生。
3.国内学历含金量上升。
这几年,国内大学竞争力大大提高,本土文凭含金量随之提高,更多的企业愿意招收更符合国情的高素质的国内人才,而不是花更多的金钱、精力去聘请海归一族。
4.海归人员普遍缺乏工作经验。
很多海归人员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很多只会纸上谈兵,所以在就业方面优势不够突出。
(二)“海归”如何避免成为“海待”
1.要在求职之前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
2.在必要的情况下根据情况转换自身专业。
3.降低姿态,准确对自身进行定位。
4.理性看待出国,合理作出选择。
四、参考文章
“海归”褪去光环是市场的理性
“海归”回国求职时收到回复的几率,甚至还不如国内普通大学的毕业生——近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份调查报告,上了中国社交网络的热搜。一时间众议纷纷,有人直言“扎心”,有人表示“不信”。
这件事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是因为它大大颠覆了人们的惯性认知。早些年,“海归”基本相当于高素质人才的代名词,“洋学历”往往意味着高层次高水平,出国一趟都被称之为“镀金”,学成归来那就是备受追捧的“香饽饽”。但现在竟然被国内普通高校毕业生比下去,“贬值”至此原因何在?有业内人士分析,有个性因素——一些“海归”预期太高、眼高手低,又不安于在普通公司工作,跳槽频繁;也有共性因素——留学生长期在外,对本土行业的发展不够了解。总而言之,并非谁对“海归”有偏见,而是当下企业的用人需求和市场供应都在发生变化。
假如说过去中国教育事业相对落后,“海归”们见多识广,自然深受社会青睐。但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与世界全面接轨,不少领域还走在了世界的前头。无论是教育体系更新,还是商业市场变化,都给予了本土学生极大的知识增长和实践历练。与此同时,留学市场又乱象频出,“野鸡文凭”等新闻不时见诸网络,进一步将“洋学历”拉下了神坛。正是这些变化多重发酵,推动着社会用人心态的成熟,不再唯“洋”是举,而是唯“才”方用。
“海归”褪去光环,折射着人力市场的理性。用什么人,关键看其能力素质与岗位要求的匹配度,而不在于学历高低或者“土”“洋”之别。其实,本土毕业生也好,留学归来者也罢,都不乏专心学业、全面发展的“骄子”,当然也都有浑浑噩噩、虚度光阴的“废柴”。优胜劣汰是市场亘古不变的法则,要想始终占据优势位置,就得不断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若说有什么金刚不换的“护身符”,那也只能是自身能力。只要是卓越的人才,到哪里都依然抢手。
“良才善用,能者居之”。今天的中国,经济活力迸发,创业高潮迭起。只要摆正心态、认真锤炼,就不怕没有广阔舞台。
(来源:新华网,有修改)
【华图在线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