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综合应用备考技巧:激活“地摊经济” 需要管放结合
一、热点概况
2020年5月27日,政府文明办明确,在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随之,郑州、长沙、西安、大连、青岛等多个城市提出放开地摊经济。6月1日上午,总理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至此,全国众多省份先后明确鼓励发展地摊经济,不少地方出现了“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
“地摊经济”一夜爆红。为了稳就业、保民生,多地政府出台政策扶持、多家互联网巨头也发布“地摊经济”帮扶计划。诸多合力下,股市“地摊经济”板块被带动起来。商贩开始摆摊,熟悉的“烟火气”回来了。
二、深度分析
(一)地摊经济的定义和特点
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它是城市的一种边缘经济,一直是影响市容环境的关键因素,但地摊经济有其独特优势,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
地摊经济具有“三低”特质:创业门槛低、失败风险低、商品价格低。
1.创业门槛低,没有店铺租金的压力,没有太高的学历、技能要求,很多人支个小摊、打开私家车后备箱就能卖货;
2.失败风险低,船小好调头,从业者即便失利也能迅速“满血复活”;
3.商品价格低,能让居民拥有更多选择,享受更多实惠。
(二)放活“地摊经济”的意义
1.放活“地摊经济”增强了消费市场主体活力。发展"地摊经济",解决疫情防控之下消费者在餐饮、卖场等室内消费信心不足的问题,也极大地满足了当前疫情防控要求。摊主经营费用低,没有转手费,没有装修费,没有铺面租金压力,没有雇员工资压力,不用交税,在降低了商户运营成本的同时,更是增强了消费市场主体活力。
2.放活“地摊经济”有助于缓解就业难题。地摊经济解决了部分群众的就业难题,因疫情影响而失去工作岗位的群众通过摆地摊实现灵活就业。
3.放活“地摊经济”体现了为“民生”保驾护航。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给各行各业以及群众的正常生活都带来了较大冲击。考虑到疫情造成的影响,从保就业保民生的角度出发,政府调整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不仅方便了群众生活,更能有力促进零售、餐饮等行业的加快复苏,及时有温度,符合民情民意,释放出文明城市创建重民生的政策善意。
(三)“地摊经济”带来的问题
1.影响交通环境。夜市在丰富市场、方便市民生活的同时,也给交通和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市区其他一些街道也或多或少存在规模不等的夜市,一定程度上对交通、环境等方面造成了影响。
2.损害正规店铺的利益。消费者可能会在满足了廉价的产品需求之后而打消了更多的消费需求,正规店铺如果在质量、服务、店铺氛围上没有竞争力,会受到地摊相同商品的不同程度损害。
3.不诚信交易、产品质量、食品安全问题。因为没有固定经营场所而且贩卖的商品质量低下,产品及服务不受相关部门监督,某些不法摊贩为了求得更大的眼前利益而欺骗消费者,缺斤少两,以次充好的现象时有发生。
4.摊贩周边相关矛盾。贩间争夺摆卖地盘,摊贩与城管之间愈演愈烈的矛盾,周边商铺对商贩的敌意与无可奈何,都造成一定的社会矛盾,甚至可能还会诱发一些城市暴力事件发生。
(四)激活“地摊经济”的措施
激活“地摊经济”,总体要放管结合。对于“地摊经济”绝不能松而不束、放而不管,而是要放管结合,要把寻求促进消费、保障民生、拉动经济与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有机结合,在做好服务、保障民生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管理作用,以贴合实际、行之有效的管理,有效激活“地摊经济”的活力,让城市更有烟火气。激活“地摊经济”虽然也是民生工程,但凡事有利有弊,放而不管、管而不放,都不是好办法,只有做到放管结合,扬长避短、拾遗补缺,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才能让“地摊经济”与保就业、促发展甚至和助力脱贫攻坚深度聚合、完美融合,不仅抚慰百姓心灵,更实现保障民生。
1.明确规划布点,落实管理措施,充分利用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和闲置土地,设立市集和特色跳蚤市场。
2.制定临时占道摊区管理办法,确定了商家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准入政策适当向困难户倾斜,对不服从管理的商家实行“红黄牌”制度。
3.规定商家需要自带垃圾桶,不乱扔乱放、乱抛乱洒等,每日摆摊结束后做好卫生清洁,确保城市的环境卫生质量。
4.杜绝使用高音喇叭等噪音扰民,不得占用盲道、消防通道,须让出人行道,确保正常通行。
5.加大监管和服务力度,在监管食品安全等问题的同时,还要突出关心关爱,严禁乱收费、乱摊派,确保经营主体能入市、能经营。
三、参考范文
激活“地摊经济” 需要管放结合
近期,多地响应国家号召,放开马路经济,给流动摊贩“松绑”。落一子而全局活。地摊经济一放开,不少地方出现了“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为“地摊经济”松绑,不是走“回头路”,让城市重回脏乱差的状态。重启“地摊经济”,规范室外经营,让经济活力和管理能力都在线,让老百姓买的安心、吃的放心,是对一座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考验。所以,要让地摊经济规范、有序进行,就需要管与放两手抓,管与放相结合。
首先,城管部门不能一味地将地摊放在影响城市形象的负面位置,要对“地摊经济”有正确的认识。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疫情之下,经济低迷,需要我们发挥地摊经济的积极作用,因地制宜放开“地摊经济”。对于重点中心区域进行严格管理,禁止摆摊;对于非重点区域划分摆摊地方与时间,根据不同城市不同文化背景进行管放,有效合理安排。
其次,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需要综合考虑,做好管理规划与监管。制定完善相关制度和条例,平衡商铺经营、线上购物和“地摊经济”的利益诉求。监管方面不仅要有传统的登记制度、协议制度监管,也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如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技术加强监管。
最后,从业人员应主动到相关部门进行报备,同时也要到市场监管部门进行必要的登记。特别是从事食品这类产品的营销,还涉及食品安全问题,相关经营者应该按照食品安全有关的一些要求,如保留样品、获得相关合格凭证等,主动配合,已备后续检查。
总之,放管得当,就能激活一池春水,就能提升民众的美好预期,就能让城市更有温度,让经济更快恢复热度。“该管起来就能够迅速地管起来,该放开又能够有序地放开,收放自如,进退裕如,这是一种能力。”同样的逻辑,对地摊经济也是一样。
(来源:人民日报+光明网+法制网,信息整合)
四、素材积累
1.“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2.加强城市管理能力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资源短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城市贫困、社会风险增多、公共服务不足、基础设施不足等“城市病”,要坚持因症施治。在我国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语境中,提高城市管理能力是基础性工作。对此,还须要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城市管理,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的法治化水平。关键就突出的城市问题进行城市立法,在城市管理中依法行政。二是要用系统思维进行城市管理,提升管理的综合性。面对纷繁复杂的“城市病”,既要对不同类别的城市问题进行分类管控,也要进行系统治理,注重城市问题之间的关联性,拒绝“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孤立思维,打破部门割据,进行综合治理。三是要借助科学的管理工具,提高管理效率。要充分发挥工具理性,广泛借助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进行辅助管理,助力城市问题提前识别和城市管理举措提前部署,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精准化和精明化。
3.城市管理工作常常“一管就死、一放就乱”,主要原因就是粗枝大叶、动辄一刀切、一阵风。殷鉴不远,这样的教训,在当下如何对待“地摊经济”上,城市管理者们也应借鉴。
经历疫情冲击,一些城市的决策者感到了经济下行的压力,想方设法落实“六保”“六稳”,这要充分肯定。但是,能否做到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善于危中见机、化危为机,进而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这就高下立判了。城市管理服务者要能下足绣花功夫,捕捉和扩大发展新机遇、推动形成新优势,也能在精细化治理中做到因城制宜、松紧有度、收放自如。
祝各位小伙伴金榜题名,成功上岸!
华图在线
2020年06月15日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