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申论热点:思想深度、内容精品化——剧集应有的追求
热点概况
最近12集的悬疑短剧《隐秘的角落》火了。沿海小城3个家庭背景不同的孩子,在景区游玩时无意拍摄记录了一次谋杀。他们因存有要解决自己困境的“私心”,没有报警,决定和“魔鬼”做交易。与此同时,孩子身后的家庭悲剧也轮番上演。以当下通行的流量逻辑看,这部好剧其实属于“非典型”作品,演员无一流量明星,营销宣发几近于无,没有话题炒上热搜,上市结局多半应是凉凉的。但《隐秘的角落》一炮而红,变成了一个“爆款”,豆瓣评分8.9,占据热搜数个席位,相关话题阅读量惊人,并衍生出“一起爬山吗”等话题梗,秦昊、张颂文等演员的演技,也折服了众多网友。
各方观点
北京日报:相关从业者应该有一叶知秋的敏感,认识到无论是电影、电视剧还是网剧,一切靠品质说话的“拐点”悄然来临,更多好剧将从“角落”里崭露头角,流量拼盘的大杂烩则会越来越黯淡。
中国青年报:中国影视创作者是有能力创作出媲美日韩剧、美剧质量的作品的,而如何把握好作品内在的人文力量,是将国产剧带出所谓一道道“沟坎”的核心策略。
光明网:无论是大电影、上星电视剧还是网剧,所谓“平台鄙视链”的观点应当渐渐淡化、消失,所有平台只遵循一条唯一的标准:露脸的演员,就该贡献一等一出色的演技;而最好的演员,理应得到更多露脸的好机会。
深度分析
(一)国产剧存在的问题:
1.市场仍存在“高量低质”的惯性。受到市场创作周期、投资导向等综合因素影响,产品制作粗糙、肆意“调戏”历史,剧本题材雷同,复制海外模式,原创少、翻拍多,制造了大量的低质量国产剧。
2.相关从业者缺乏潜心打磨的匠人精神,且无心反思。“快”“利”二字之下,一些编剧想的不是打磨剧本,而是如何注水;一些演员想的不是磨炼演技,而是话题炒作。
3.国产剧呈现效果上,处理不好观赏性与故事深度两方面的关系。很多国产剧还停留在人物的脸谱化、剧情的想当然、结局的单一化层面,不敢触碰人性,手法不高级、理念不深刻,给人一种不痛不痒的感觉。
(二)《隐秘的角落》成功的原因:
1.有些网友在娱乐心态上有“报复性消费”的狂欢心理,对新出现的娱乐内容给予了超乎寻常的评价待遇。
2.在浮躁的环境下平心静气地创作,认真、从容与淡定,去除了“爆款”的功利气息,提升了作品的人文内在。
3.尝试走出固化的创作理念,与现实生活建立更为细密的联系,剧情逻辑自洽不拖沓,场景对照立意不虚假,将触角再次下探,全面伸展到了社会人群的各个层面,并到达了“家庭”这个最小社会细胞的内部,对单亲家庭、中年婚姻、中年危机尤其是青少年犯罪,给予了真实的刻画。
4.给观众提供了不错的参与感,为观众提供参与剧情讨论的入口。在打分网站与社交媒体上,许多观众都在猜测光明结局背后让人不寒而栗的隐喻,拷问着“我们与恶的距离”。
5.演技融于情境不做作。被忽略和遗忘的演技派,利用长期浸润在生活中训练出的直觉和本能,贡献了一堂相当豪华、过瘾的表演课。
参考文章
剧集的优劣不在篇幅,而在内容创作本身
近期播出的集剧《隐秘的角落》成为今年以来国产剧中的爆款。全剧总共12集,篇幅虽短,但口碑甚好。截至目前,该剧豆瓣评分8.9,成为国产剧中的佼佼者。谁说短剧讲不好故事?以《隐秘的角落》为代表的一批优质短剧给出了响亮的回答。剧集的优劣不在篇幅,而在内容创作本身,这才是剧集精品化的必经之路。
短剧也能讲好故事。《隐秘的角落》虽然篇幅短小,但叙事节奏紧凑,故事在每一集中都有重要的反转,人物的经历迭宕起伏,故事的发展始终牵动着观众的内心。不少网友说,一旦开始观看,便有欲罢不能的心情,直至故事结束,心绪仍然沉浸其中,久久无法释怀,禁不住对剧中的情节和人物不断回味。网上甚至还出现了不少对剧中细节进行解读和剖析的文章,进而让剧集的创作进一步生发,剧集的传播力进一步增强。近期以来,一批类型多元、叙事紧奏、特色鲜明的短剧受到关注,成为当下影视剧市场的一抹亮色。12集的《我是余欢水》以“小人物”的心路赢得观众共鸣,22集的《不完美的她》鲜明勾勒女性成长的主旨,12集的《唐人街探案》尝试单元剧形态,18集的《龙岭迷窟》凭借高概念、强情节的设计受到观众青睐。事实上,回顾国内的剧集,优质的短剧并不少。如10集以内的《过把瘾》《围城》,20余集的《北京人在纽约》《编辑部的故事》。梳理这些优质短剧可以发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化方向是创作者一致的追求,也是一代代观众共同的期许。
长剧注水现象存在问题。然而曾几何时,动辄五十集以上的剧集占据市场主流,不少观众都表示,这些剧集中大多叙事节奏缓慢,内容不足、人物太虚,就用空洞的对白和尴尬的场景强行抻长篇幅,这也就是行业内所说的剧集“注水”现象。“注水”现象源自商业利益的诱导,哪部剧的篇幅长,哪部剧的广告收益就越高。在这样的剧集面前,按快进键、拉进度条成为观剧的标配,观众无法沉浸其中,欣赏和享受剧中的艺术性、思想性和观赏性,观剧反而成了一种包袱,仅仅作为打发时间的工具而存在。
在这样的情况下,优质短剧的出现,无疑打破了注水剧的陈规。从目前播出的这批短剧来看,以内容为导向的创作态度鲜明。这些优秀的短剧,不仅适应了当下人们时间碎片化,偏好利用工作间隙、乘车时期进行观剧的趋势,同时也真正从内容上尽量“挤干”了剧集不应有的“水分”,使创作回归到内容本身。从行业发展趋势上来看,短剧的发展符合了观众的需求、市场的预期和行业内在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针对剧集“注水”严重的问题,今年2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剧网络剧创作生产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倡电视剧网络剧拍摄制作不超过40集,鼓励30集以内的短剧创作。显然,在近期的这一批优质短剧中,通知的精神得到了很好的体显,这同时也预示着,凭借政策的保驾护航,优质短剧的创作在今后或将成为新的趋势。
但短剧的集中出现也并不意味着长剧必将淡出人们的视野。实际上,根据不同的故事内容创作出不同的篇幅,从而真正体现出剧中思想的深度、呈现出内容的精品化,才是所有剧集应有的追求。
(来源: 人民日报,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