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古人怎样考“公务员”吗?且先看唐朝一道试题:山陵事毕,各还所司;供葬羽仪,若为处分?意思就是:先皇已入土为安,用作丧事的仪仗应该放哪儿呢?
是不是觉得这题目有点古怪?其实,这是专为“挽郎”而出的试题,所谓挽郎,就是给已故皇室成员抬棺材唱挽歌的人,可别小看这份差事,当时干这活的往往还都是“官二代”——如果他们干得很给力,经推荐就可获得参加铨试(“公务员”考试)的资格。如此说来,这道题就相当于给他们白白送分的。
挽郎们走的还是“曲线报考”的路子,当时来头更大的“官二代”,可以直接报考“公务员”,试题也是同样简单,考99分绝对不会成为“牛人”。这让那些科举出身的平民子弟望“门”兴叹:谁让我爸不是李刚!
平民子弟登科及第,并不意味鲤鱼跃入龙门了,考取举人、进士,也不过就是获得了教育部(礼部)颁发的文凭,要想做官,还得参加人事部(吏部)举行的“公务员”考试(铨试),而且题目比那些“官二代”的要难得多——韩愈够有才吧?他考取进士后四次参加铨试,四次皆落榜,困守长安长达十年。后来迫于无奈,只好下到基层去当幕僚,再经过一层层的推荐、考核,才最终被录为正式“公务员”。韩愈还算比较幸运的,唐朝还有一些进士“下村教童蒙”,即到村小学当老师去了,他们是大学生下乡支教志愿者吗?非也,还不是因为报考“公务员”屡考屡败,为了谋生,只好这样“被志愿”了。
当然,大部分进士最终都能入仕,这比举人要好得多。举人要补上实缺,往往更需靠运气。清代对举人的“公务员”考试,谓之“大挑”,主要为面试:举人每20个为一组,按组依次晋见考官,考官根据每人的相貌和自己的主观印象,先挑出三人为一等补用,再挑出九人为二等补用,余下八位落选的“剩男”,被称为“八仙”,因为他们长得都像铁拐李张果老。
现今的“公务员”考试竞争已呈白热化,往往是几万人瞄着一个位置,古时要好些,比如唐代是“大率十人竟一官”。但有竞争就有作弊,今人所常用的作弊手段,请“枪手”啦买考官啦等等,古人早已用得炉火纯青。
没办法,谁让“公务员”的“金饭碗”这么诱人呢!这“金饭碗”里可不仅仅是官俸,若论官俸,宋朝时最高,据说包拯做开封知府时,每年有19200贯货币收入;明朝时最低,县官一年俸银才四十两左右。但无论俸高还是俸低,无论是哪个朝代,都有很多人削尖脑袋乃至削去“命根子”去争当“公务员”,个中缘由,不说你也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