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通用 > 面试辅导 >
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预测:第六次人口普查
2010-11-17 09:29  未知 点击: 载入中...

  材料1:全国600多万人口普查人员从11月1日开始入户登记每个家庭的人口情况,这标志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进入为期10天的入户登记阶段。11月1日零时,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入户登记正式展开。在第一天的工作中,广西一些地方出现“门难进、话难听、一问三不知”等不配合现象,给普查工作人为地设置了相当多障碍,实属不应该。

  材料2:“人口普查利国、利民,对国家非常重要,对老百姓也非常重要。”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12日在接受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时说,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搞清楚人口的总量、基本结构、所在地域的分布状况非常有意义。

  就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门难进”和公民配合普查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华图答题框架】

  1.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门难进”的原因:

  (1)一些居民认为人口普查事不关己,不愿配合。这反映出一些人价值观的极端个人化和物质化,对公共事业漠不关心。尽管任何时代都存在极端自私者的群体,但当前这种唯物质、唯自我的社会心态却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存在,不能不引起警惕和深思。这种心态自有其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既有主观上信仰和价值观的失衡、扭曲问题,也有客观上公平正义建设滞后、公共事业建设落后于经济发展等问题。

  (2)从一开始普查员就碰到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敲不开门或者不开门,敲不开门很大原因是现在我们社会流动性越来越大,人户分离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许多住宅里面未必随时有人,而有人不开门这表明现在我们社会当中互相的信任度在下降。

  (3)人口普查员往往被当作是不良推销员或者是其他不怀好意的人,在浙江杭州,有普查员就说,即使他们拿出普查员的证件,对方看了也说,你这个证谁都可以做出来,这背后也就是我们现在社会当中的互信度越来越差的结果。

  (4)对外籍人士的普查也是工作的难点。为保护外籍人士的隐私,消除外籍人士的顾虑,普查员都会提前与外籍人士供职的企业取得联系,通过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向每一位外籍工作人员发送邮件,介绍人口普查的基本情况,争取他们的配合。

  (5)质疑普查数据的保密性、对自身信息安全备感担忧,也是普查难以推进的重要原因之一。时下,信息泄露似乎已成为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人们的姓名、电话号码、单位、职业、家庭住址等重要信息正通过各种渠道四处流播,民众对莫名其妙接到各种商业推销的电话和短信已经习以为常,更令人气愤的是各种骗术也借此大行其道,上当受骗、损失惨重的案例不胜枚举。另外,随着人口流动性增加,相关社会治安问题突出,加之生活压力增加,人们的心理素质变得更加脆弱,“戒备”成为人与人之间,特别是陌生人之间相处时自我保护的本能,普查员遭遇闭门羹也就不足为奇了。

  2. 积极配合普查工作的重要性:

  (1)人口普查是掌握人口数据这一基础国情的最根本手段。一个国家进行任何一项有效的政府决策,或者进行任何一项公平的福利分配,都需要以准确的人口普查数据作为基础支撑。或许有些人认为,如果自己不开门让普查员入户登记,或者随便报上一些虚假的数据,对整个人口普查的大局不会产生影响。须知,只有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公民的信息完整、准确,最终才会有整体数据的完整、准确。

  (2)每一项利国利民的事情,都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积极认真配合这次人口普查,如实提供所需的各项资料,也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在人口普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普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不得作为对人口普查对象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一些群众的“后顾之忧”。我们不必担心个人的隐私会被泄露,或者因为超生等问题会被政府部门“秋后算账”。

  (3)进行人口普查,弄清这些问题,对于各级政府制定“十二五”规划、制定以人为本的规划、制定推动科学发展的规划都是一个基本依据。人口普查获得的人口总量和结构数据,事关社区幼儿园、学校、养老院、医院、图书馆、电影院等公共设施的建造,事关基本医疗、养老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事关就业岗位的提供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

  (4)人口普查对于统筹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关系,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参与支持普查就是参与支持国家发展,就是参与支持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是参与现代化建设。

看过本篇的网友还看过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一周资讯排行
本月资讯排行

更多>>名师讲座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