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公务员考试作弊人数创新高的消息引起各方关注。为什么作弊人数“水涨船高”?到底应该怎样判断作弊?公务员考试要不要改革?社会和网络上讨论热烈。
这当中,行政能力测试被判为“试卷雷同”的深圳考生房绿荣始终难以平静,与她面临同样境遇的还有东莞考生易长安。这顶帽子将使他们无缘今后五年的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对雷同试卷认定作弊有科学依据,试卷甄别系统不存在“误伤”,不会冤枉任何一名考生。
2009年公务员考试作弊考生逾千人
记者近日从国家公务员局获悉:2009年公务员考试作弊人数逾千人,为近年来最高纪录。据介绍,考试作弊人员普遍分数不高,绝大多数为50分以下。其中,辽宁人数最多,其次为北京。
据悉,2005年之前,当中央机构及直属机构公务员考试规模在36万余人,作弊仅仅属于个别现象;2006年,考试规模攀升至53万余人,当年度查处作弊考生200余人;而在刚刚结束的最新一次77万余人参加的公务员考试中,作弊人数也创下历史纪录,除了有300多名违纪考生被当场发现并取消考试资格,另外还有695份试卷雷同。
持续攀升的公务员考试热,显然不是作弊考生数量飙升的唯一原因。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应届毕业生工作难找恐怕也是一个原因,今年有610万大学毕业生将走上职场,加上往年积压的毕业而未就业的大学生,一共高达千万。
此外,这次“国考”,监考与改卷都比过去更严,也就更容易使过去难于查出的作弊“马脚”暴露。据悉,维护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公平、公正和良好秩序,在这次“国考”中,国家人力资源部首次启用了雷同试卷甄别系统,全国无线电管理部门还首次大规模动用设备监测全国各大考场。去年11月底,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公务员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加强防范和打击利用无线电设备及互联网在公务员录用考试中进行作弊。
广州市无线电管理办公室透露,在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按照全国无线电管理部门的部署,该部门出动大批无线电监测人员和无线电监测车监测考场。
据统计,在今年的“国考”中,全国共投入公安干警1万多名,38个城市的26000个考场实施了严密的无线电监控。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宋世明表示,这是第一次用这么大的力度打击考试作弊。
8台计算机7天7夜“算”出作弊结论
“违纪,我怎么违纪了?”房绿荣的话里充满了茫然。在1月9日得知行政能力测试被指“试卷雷同”并得“零分”后,她在与相关部门的交涉中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雷同试卷分析,一般针对团伙作弊,因为作弊者的答题信息上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我们把这些共同的特征找出来,为后期侦查、破案提供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公务员考试处副处长王世潮这样解释。
据悉,695份作弊试卷,是有关部门利用雷同试卷甄别系统对作弊试卷进行专门甄别的结果。为了甄别试卷,共投入7名专家,在8台计算机上用专业工具进行了7天7夜不间断测算,使用了“错同率”、“g2”、“K指数”和“Kappa”等4种方法来甄别,才作出作弊试卷的“结论”。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宋世明进行了理论性解释。他说,用这4种方法得出同一甄别结果的误差率,小于10的17次方分之一。换句话说,即使乘以今年的考生总人数,也大大小于1。国际上其他国家考试,通常只采用其中一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判定是否属雷同,我国采用多重条件联合判定,更科学也更负责。
违纪,究竟是什么违纪?雷同,究竟与谁雷同,是前桌后桌还是左桌右桌,是什么哪些地方跟别人雷同?如果是无线电作弊,有没有证据?房绿荣们希望能够得到更为详细的回复。“违纪的事情,我没有做过。这个帽子,我不能戴。”房绿荣说。她已和易长安等人一起决定发起诉讼。
“单靠雷同试卷甄别系统鉴定是不是作弊,很雷人!”不少网友在网上评论说。北京师范大学法律系博士涂龙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这套系统作出“异常情况”的判定应该只是说明考生有可能是作弊了,但是若专家单纯据此来认定作弊与否,恐怕会给人以作“有罪推定”的印象。因此,从法理上来说,考试违纪的认定还需要其他证据来支撑。
还有没有其他证据?“我所在的暨南大学考场是有视频监控的,我曾经联系学校的保卫科,希望可以调阅视频录相。但是,未果。他们说要省人事厅来。”房绿荣说。
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对雷同试卷认定作弊有科学依据,试卷甄别系统不存在“误伤”,不会冤枉任何一名考生。
●我们投入7名专家,在8台计算机(其中一台为高性能服务器)上用专业工具7天7夜不间断测算,最终得出科学结论。
●4种方法得出同一甄别结果的误差率,小于10的17次方分之一。换句话说,即使乘以今年的考生总人数,也大大小于1,不会冤枉一名考生。
公务员考试能否效仿GRE模式?
“公务员考试的传统违纪违规行为并没有随考试规模增长出现异常增长现象。说明公务员考试组织工作一直是规范有效的。”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高科技作弊已经成为公务员考试违纪违规的主要方式。
其实,最近几年来,在各类考试当中,利用网络、视频、无线通讯等设备进行的高科技作弊已是屡见不鲜。在这次“国考”中,即有515人被指“集团作弊”。
但是,中国这么大,人这么多,网络是如此的发达,在考试之前,作弊者与相关方的交易行为,如何监管呢?这显然是一个难题。省委党校教授段华明表示,这就需要对考试本身进行改革,避免千人一卷的考试模式。
考试测量学专家刘颖认为,大部分考生是由于恐慌,怕自己考不好才铤而走险的。她还表示,在很多考试中,不管题出得好不好,考核录取指标是否科学,考生都只能被动接受。
而在最近召开的第三届国际考试理论与技术研讨会上,也有学者提出可以效仿某些国家的GRE考试和某些大公司的方法,试验采用“自适应化考试模式”。考试时,每屏一次显示一题,每个考生所做的下一道题,要取决于之前答题的情况。如果考生答对了前面几道很容易的题,计算机就会自动分配给他一道难一点的题目;如果考生没有答对前面几道中等难度的题目,计算机就会分配给他一道相对简单的题目。这种考试最大的优点是,能力强的人就不用再考那些简单的题目,而能力弱的人,也不需要为那些做不出来的难题浪费考试时间。这种技术使每个考生看到的题目都不一样,也无法预知下一题是什么,从而使作弊的可能性被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