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尽管网络已成为中国网民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然而,仍有一些官员对于在网络舆论监督下执政“非常不适应”,对网友意见充耳不闻,以致“网络问政”平台成了摆设;也有一些省市、厅局网络问政工作开展得不均衡,县级政府开展得更少,有的不是缺少网络问政的平台,就是缺少实质内容,缺少交流互动的更是普遍现象。网民通过“网络问政”参与政治和公共事务,如何防止表面化、形式化、作秀,从而把“网络问政”常态化、制度化,需要有关部门拿出诚意与勇气。
9.网民通过“广东省网络问政平台”反映的突出问题,以及当事人通过“网上信访”反映的诉求,经筛选后由广东省委办公厅交给有关地方党委和政府部门办理,限期3个月办结。这项从2009年7月开始实施的尝试,目前已经成为推动广东有关党政部门“施政”的有效力量。
由广东省委办公厅组织召开的第三次网友集中反映问题暨网上信访事项交办会上,广州市委、广东省民政厅等14个单位分别承办了20个问题和事项,涉及国土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医疗保障、综合治理、维护合法权益、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等5个方面。其中,包括广州东圃镇石溪村“黑诊所”泛滥等7个网友集中反映的问题,以及韶关一些工厂经常夜间排放刺激性污染气体影响附近居民身体健康等13个网上信访事项。
据广东省委常委、秘书长徐少华介绍,这些交办事项要在3个月内办结或作出说明,并将办理情况书面上报省委办公厅。2009年7月,广东省委办公厅召开第一次“网友集中反映问题交办会”,交办了网友强烈反映的17个问题,目前均已得到解决或答复;2009年9月,又召开了第二次“交办会”,交办了20个问题,目前已有18个办结,剩余的2个问题正在办理之中。每次“交办会”均召集全部承办单位负责人参加,并在网上进行全程图文直播,以接受网友的监督。
据广东省委办公厅网络信息资源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处通过建立在相关网站上的“网络问政平台”等收集网友意见,经筛选后进行交办,并对交办事项进行跟进,在网上发帖将处理情况告知网友。
广东省信访局则于2009年7月建立了网上信访频道,并增设了网上信访办理处。网上信访量由初期的每月500多件,上升到目前的每月1200多件。2009年,广东省信访局共受理网上信访事项12938件,占该局信访总量的20%;共交办网上信访事项3139件,其中2305件办结,办结率为73%,739件的办理情况和结果在网上公开。
10.互联网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反映社情民意渠道和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重要载体,要使“网络问政”真正成为联系群众的新方式,要使“网络问政”常态化、制度化,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应成立处理网络意见的专门办公室,各政府门户网站特别是县级网站,应开辟专门的栏目,同时推广网络发言人制度;二是各级党政领导应定期上网倾听网民意见,定期举办网络意见办公会,为广大网民建言献策提供更多的渠道,调动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良性互动;三是建立网友留言办理反馈等制度,让网友意识到自己的意见、看法得到落实、回馈。
实施“网络问政”,是落实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具体体现,也是改进政府工作、创新政府服务的时代要求。网络问政,要真正重视网意,关注网意,把网络当作了解民情、汇聚民智、解决民忧的重要平台,不能搞形式主义,政府应通过网络“问政”、“问事”的制度化建设,确保问题答复的时效性和政府自身的公信度。因为及时发现问题,措施得力,不仅维护了群众的利益,化解了矛盾,理顺了情绪,还维护了稳定,促进了和谐,有利于政府公信力的提升。
倾听民声,集中民智,让“网络问政”科学的运作模式保持常态化,不仅要创新思维,更新观念,更要千方百计为网络制度化建设提供一切保障,只有这样,才能让一个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建设性的网络民主平台真正成为扩大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