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制度已历时十年有余。我们并不否认公务员考试的整体公正,它至少取消了过去单凭托关系、走后门、打招呼、写条子进人等暗箱操作情形,使更多普通百姓子女得以“登堂入室”,进入党政机关,建立起了基本的用人公平。但在此之外,仍然存在诸多不如人意之处,其中面试就是一个饱受诟病的“硬伤”——没有关系和后台,笔试成绩再好,也难以最终录取。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少数没有关系考生的久试不取,似乎为这个传说增添了实例。
现在,黑龙江率先从考生和社会最关注的环节改起,尝试对公务员面试电视直播,将其放到公众眼皮底下,与既有的纪检部门现场监督和邀请社会人员进场监督相比,扩大了监督范围,使得公务员考试更加“阳光”,当属开先河之举。但是,这一做法“疗效”到底如何,公众仍心有疑虑:考官会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偏袒挟私,“歪着斧子砍”?因为打分权掌握在评委手里,评委想给多少就给多少。而且,随着“金饭碗”的诱惑加大,“玻璃房里竞争”更趋激烈,在通讯联络方式多样化的今天,考生如果想拉拢甚至贿赂考官,办法总是有的,考官如果素质不高,定力不强,就难免被拉下水,难免会打出带有感情色彩的高分,哪怕面对直播镜头。对此行为,约束的办法只有两个:一是按照有关规定,给打出的高分写上说明和理由;二是操作不慎,受到举报和查处。现实中,由于对面试并没有一把可以定量的尺子,考官极少会受到追责和查处,后一种可能也就几乎为零。
由此看来,面试直播固然好看,但公平公道只在人心。如果组织者吹了“黑哨”,或者考官心中失去“公平”这杆秤,即使有直播监督,也难以消止猫腻和乱象。所以,笔者以为,电视直播并非灵丹妙药,只能作为辅助的监督手段,考试组织部门切不可用了它便高枕无忧。对公务员面试,更有效的监督还在于对重点部位和重点人的监督,在评委筛选、考核、约束等环节上下功夫,如聘请外地考官、建立考官廉洁档案、做到“举报必查”、加大对乱作为考官的查处力度,将有“劣迹”考官打入黑名单等,挤压徇私舞弊和弄虚作假的空间,还公务员考试一片蓝天净土,使其真正成为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