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缺乏“程序正义”,“私改公”的推行举步维艰,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博弈陷入僵局。
3. 事实上,城市规划混乱是长久困扰昆明人的难题。坊间流传着一句话:“本地人五天不出门车不知怎么开,外地人出50 块钱车才知怎么开。” 另一句顺口溜是:出门就塞车,下雨就水淹。对于上述两句话,本刊记者来到昆明虽只有短短数日,却深有同感。乘坐在公交车、出租车上,堵车是常事。5 月4 日、5 日连续下雨,雨量并不太大,但城市中心区域的人民路等交通干道上却积了很深的水。与许多城市不同,昆明的公交站台并不设在马路边上,而是前后均有车辆通过,等车的市民站在高高的公交站台上,必须高度警惕,随时要提防正背面过路汽车溅起的污水。不时有爱美的女孩子为此尖叫。
记者调查了解到,对于不合理规划,昆明市民早在3 年前就显示了高度的维权意识。2005 年前后,在北市区曾发生过与4.22 风波类似的事情。北辰小区附近的“江东花园(一期)”商品房小区,曾因拥有一座漂亮的大花园而高价畅销。但当住户全部入住后,房地产公司却斩花除草,打算在花园上盖新的高楼,并拿出了市规划局同意的批文。积极请愿的小区业主当时也引发过大规模的交通阻塞。后在昆明市政府的及时干预下,市规划局重新规划,但美丽的花园从此变成了荒草地。
“我们的城市规划是怎么做的?为什么不向百姓公布规划设计图呢?”有市民发问。
张先生则对本刊记者表示:“我们不希望用今天的错误去弥补昨天的错误,希望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否则今天修了路,明天更堵了,怎么办?再重新改造吗?谁来埋单?”
此外,昆明的城市面貌久已为人所诟病。有当地媒体将昆明市容称之为一张“乱写乱画的草稿”,街道狭窄、曲折,大多数建筑间隔过密,常能看到一幢楼紧紧挨着另一幢。粗陋的城市规划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矛盾冲突,使昆明市规划局成了众矢之的。2007 年初,
在由昆明市政府组织进行的市级机关作风评议中,市规划局名落孙山。事实上,市规划局近几年来在类似的评比活动中排名状态一直不佳。
4. 对于“私改公”政策及4.22 堵车风波,规划局等相关部门没有人愿意接受采访。5月5 日和6 日,本刊记者多次拨打仇和的办公室电话但始终没有接通,不是占线就是“您所拨打的电话线故障”。
昆明市外宣办胡俊告诉《望东方周刊》,为了解决拥堵问题,昆明市从2007 年10 月11 日起,正式启动了“缓解昆明主城道路交通拥堵一年行动计划”。建设二环快速系统,打通出入城快速通道是一年行动计划的核心内容,小庄立交至北辰大道辅道改造工程是配合东二环快速系统建设,打通北部出城快速通道,实现城市交通与昆曲高速公路间机动车的快速进出与转换所必需的配套工程。
此外,占地面积约25 平方公里的178 个“城中村”改造也纳入了昆明市政府的议事日程。
“这个事情很复杂,还在谈,还没有定论。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具体推行中有些部门工作不够细致认真,造成有些市民的不理解。”一名政府工作人员对本刊记者表示。
“政府现在正在优化立交规划方案,把对附近居民的影响降低到最小。不过具体的优化后规则方案还没有出来。”北辰小区的一位业主透露。
5. 2007 年12 月28 日,仇和就职昆明市委书记,他的影响力很快就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
市民丁先生对本刊记者表示:“最大的变化是,去政府部门办事好办了,政府部门的态度好多了。”一位政府工作人员则表示:“他的速度太快,我们的压力都很大,赶不上他的速度。现在工作量倍增。”
2 月14 日,仇和在一次大会上表明态度:“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评论,允许在探索中有失误,不允许无所作为。”在2008 年1 月18 日的《昆明日报》上,仇和指出:“由于历史和多种因素的影响,昆明经济社会进一步加快发展,逐步凸显诸多矛盾和问题:城市规划设计滞后于城市开发建设……”他强调:“难题再难,必须破题,而且要快破题;顽症再顽,必须施治,而且要标本兼治。”
在仇和雷厉风行的领导作风下,昆明的“解堵工程”也风风火火地开展了。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在市民日益觉醒的维权意识前,取得各方利益间的平衡,“仇和新政”面临着新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