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是深圳十大观念之一。据深圳人说,这个观念在30年前应运而生,它是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特区成立早期深圳精神的观念。我深信,这个观念过去对深圳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
30年过去了,我们今天可否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一观念作出一点修正呢?我想了几个方案:一、时间就是效率,质量就是生命。二、时间就是财富,质量就是生命。三、时间不全是金钱,效率不等于玩命。我大胆提出修正“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观念,不知道能否被深圳人所接受。我以为,这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人民日报》4月9日有一篇文章谈到:急躁、浮躁、暴躁已成为今日中国的社会通病。昨天,我看4月19日(提前出版)《东方瞭望周刊》记者专访德国汉学家顾彬的文章。他说,语言是作家一生的情人,但是中国当代小说家一般不会花一天来考虑一个词一个字。德国当代作家如果写小说的话,他们一天最多会写一页。莫言呢,四十几天就能写出一部长篇小说,翻成德文800页。如果是托马斯·曼,这个长度他要写3年。我想,当今中国社会通病的病因,主要是重速度、重数量、重金钱而不重质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观念已经深入中国人的骨髓。在一切物质匮乏、人穷疯了的时代,这个观念有其合理性、进步性。抢时间、抢速度,就是抢金钱。今天,我们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应当在追求金钱和效率的同时,把追求质量提到日程上来了。没有质量的效率,如同沙滩上盖大楼,早晚要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