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题(下列命题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涂B,全涂A或全涂B不给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5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集中在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 )
5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体是人民。( )
5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
54.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各民族一律平等。( )
55.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先于民事权利能力。( )
56.合同的订立一般要经过要约、承诺和公正三个阶段。( )
57.按照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其中,根本法又称民法。( )
58.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
59.公文都以A4纸或16开纸印制。( )
60.公文稿本中,只有正本才具备法定效力。( )
四、综合分析题(本大题(一)、(二)、(三)为不定项选择题,即每小题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找出恰当的选项,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涂黑所选答案项的信息点,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一)
材料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指出,世纪之交,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材料二: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市场供求关系、体制环境和对外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1.我国“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成就说明( )。
A.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 B.开放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基础
C.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D.必须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
62.“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是指( )。
A.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重大变化
B.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重大变化
C.从指令性计划向指导性计划的重大变化
D.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重大变化
63.我国“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目标是( )。
A.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B.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C.基本实现现代化
D.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64.这段文字所叙述的事实昭示了下列马克思主义原理( )。
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B.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系的状况
C.事物发展的质量互变规律
D.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65.以下关于改革开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978年十一届二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的新时期,2008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
B.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C.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
D.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二)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阐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时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66.“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说明了( )。
A.形式对内容的决定作用 B.系统结构对功能的作用
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D.发展中矛盾的主要方面的体现
67.“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显示( )。
A.改革在三者关系中始终是最重要的 B.三者内在是有辩证关系的
C.现实中三者之间是完全对立的 D.现实中三者之间是完全统一的
68.“坚持统筹兼顾”说明( )。
A.本质上这是主观的原理 B.这是客观发展规律的反映和要求
C.客观上各种利益关系完全是冲突的 D.统筹兼顾就是实现各种利益的完全一致
69.文中提及的“发展观”说明了( )。
A.GDP是最重要的发展目标
B.发展观本身在发展
C.经济体制改革以发展生产力为最重要的目的
D.人的全面发展是需要客观基础的
70.以下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以人为本,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B.科学发展观,核心是发展
C.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D.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艰苦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