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公务员考试考试铃声不同 答题要求不同
昨天,扬州市考试中心公布了2010年江苏公务员扬州地区的考点。据考生报名统计,今年有9338人在扬参加考试,再次刷新扬州市公考参考人数纪录。由于参考人数多,今年扬州市公考考点增至5个考点316个考场,分别是扬大附中东部分校、扬州旅游商贸学校、扬州技师学院、扬州职业大学和新华中学。
严格:电子眼、红外线“看住”试卷
随着公考人数日益增加,公务员考试试卷押运也备受关注。记者昨从市公安局经文保支队了解到,他们将派出民警与扬州考试院工作人员配合,一同奔赴南京领取试卷,确保试卷绝密押运,严格程度不亚于高考(论坛)。按惯例,试卷通常被放在若干个防水袋里,并用铅块封口,放到专车上,并贴上封条锁好车门。试卷的领取、押运都实行警车开道、武装押运,确保安全抵达。
试卷一旦送达扬州,将被送到扬州保密室。我市各个保密室都是通过国家相关部门认定的,除有电子眼,还有红外报警装置,并由民警24小时专职看管。一般情况下,每场考试前1小时,在警方及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共同监视下,保密室的门被打开,从中取出所需试卷。试卷每经过一人之手,都要签字、责任到人。随后,警车开道将试卷送往各考点的考务办。
方便:准考证打印只需输入身份证号
另据了解,下周一开始考生可登录人事网站打印准考证,只需输入身份证号码即可打印。用A4纸打印,纸张横向、纵向皆可,不要求彩色打印。如准考证上的照片无法显示,请于次日重新登录,始终无法显示可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考生考后需保留好准考证,一个月后可凭此查分。
公考期间,市公安局、无线电管理部门将启用无线电跟踪监控设备,对考点周边的可疑信号、车辆巡查监控,必要时会进行干扰或屏蔽。同时,所有考点将配备手机探测仪和无线耳机探测仪,防范可能出现的高科技舞弊行为。
考试铃声不同 答题要求不同
采访中,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提醒考生,考试必须携带黑色签字笔或钢笔、2B铅笔和橡皮;《公共基础知识》(A卷、B卷、C卷)用圆珠笔、铅笔或在非指定位置作答的一律无效。另外,《公共基础知识》、《申论》和《法律专业试卷》考试铃声设置及作答步骤不同,对考生答题的要求也不同。
《公共基础知识》
第一遍铃声(预备铃):考生进入考场,考前10分钟,监考人员发放答题卡和试卷。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答题纸上按要求填写姓名、准考证号。此间,应试人员阅读考试说明。
第二遍铃声:考试开始,开始作答。
第三遍铃声:考试结束,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待监考人员收回试卷、答题卡、答题纸、草稿纸,并清点无误后考生方可离开。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第一遍铃声(预备铃):应试人员进入考场,考前10分钟,监考人员发给应试人员答题卡和题本。应试人员在题本和答题卡上按要求填写姓名、准考证号。此间,应试人员可以阅读考试说明,并按照上面的规定去做。
第二遍铃声:考试开始,应试人员开始作答题本。其中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科目B类的应试人员只能作答题本(Ⅰ),作答时限10分钟。必须注意题本(Ⅰ)上的“知觉速度与准确性”是单独计时测验,如果应试人员在规定时间内提前完成这一部分试题,不能接着做题本(Ⅱ),必须听候监考人员的指示。应试人员如果无视监考人员的要求,继续作答题本(Ⅰ),将作违纪处理。
第三遍铃声: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科目B类的应试人员停止作答题本(Ⅰ)。待监考老师回收题本(Ⅰ)后,开始作答试题本(Ⅱ)。其余应试人员继续作答。
第四遍铃声:考试结束,应试人员应立即停止作答。待监考人员收回题本、答题卡、答题纸,并清点无误后,应试人员方可离开考场。
意外:与马拉松撞车,7点前到场最安全
按规定,公务员笔试考生应在考前15分钟入场。凑巧的是,今年公务员笔试与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同日举行,到时可能实行交通管制,考生可根据考点位置提前选择好出行方式和路线,并于考试当天提前出门,防止路上遇到特殊情况延误考试。
为此,市考试中心给每位考生都发送手机短信提醒,本地考生尽量在7点前赶至考场,可以在各考点的休息教室稍作短暂休息。外地考生可在考点附近寻找宾馆,就近入住。
链接:马拉松路线 提前避让
昨天,记者整理了马拉松比赛路线图,交通管制时机动车、非机动车等都将限制通行。半程马拉松的比赛线路:文昌阁(起点)、汶河南路(左转)、南通西路右侧快车道、南通东路右侧快车道、泰州路右侧快车道(跃进桥至解放桥)、泰州路(解放桥至便益门桥全路段)、高桥路右侧快车道(便益门桥至五台山大桥)、高桥路、五台山大桥至大王庙(左转)、邗沟路右侧快车道(右转)、友谊路(左转)、平山堂东路(左转)、扬子江北路右侧快车道(右转)、文昌西路右侧快车道、国展岗(左转)、中心东路(右转)、同泰路(右转)、中心西路(左转)、文昌西路右侧快车道、终点(双博岗向西100米)。
迷你马拉松的比赛线路:文昌阁(起点)、汶河南路(左转)、南通西路右侧快车道、南通东路右侧快车道、泰州路右侧快车道(跃进桥至解放桥)、东关古渡东门遗址广场(终点)。实习生 夏杏 记者 田文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