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点:地铁站命名,谁说了算?
根据规划,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工程预计到2012年与10号线一期工程实现贯通运营,将形成在目前地铁2号线之外的另一个城市轨道环线。
即将带来的便捷,值得期待。但是,一个地铁站站名的选择,却在微博上引发了一场小风波。
今年2月13日,北京市规划委公示地铁10号线二期沿线车站站名命名预案,征集民意。据《北京日报》报道,首都经贸大学土地资源与房地产管理系主任赵秀池在其实名官方微博中表示,已经就10号线二期中樊家村站的命名提出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将其改为“首经贸站”。
如今,时间已过去两个多月,相关的讨论在微博上持续升温,但官方并没有明确回应选择哪种方案。那么,投票的话,哪种方案更受欢迎?
对此,《新京报》“京报调查”做了一个专门调查,受访者均在北京生活或工作。就结果来看,选择“樊家村站”的受访者占26.3%,选择“首经贸站”的占53.4%,也有20.3%的受访者认为“无关紧要”。
出现这个结果,或许与“首经贸站”的名气大于“樊家村站”有关。
相比较而言,“首经贸站”的优势显而易见,不过,有两个问题也不容忽视,第一,一些具有北京特色的地名,本身承载着一定的历史记忆与城市传承,如何进行保护,也需注意,第二,近年来高校改名、合并、迁址现象屡见不鲜,如果将来出现首都经贸大学易名或易址,地铁站名又该如何,固守旧名,当然不免误导旅客,随之更名,难免带来一系列的更改和麻烦。这些细节问题,在确定之时,都需列入备忘录。
当然,核心问题在于,地铁站命名,应该听谁的?
多数受访者认为“多倾听地铁站周边居民的意见,以多数意见为准”,占一半之众(49.8%),而三分之一的受访者(33.0%)认为“多尊重争议背后的参与意识和民意精神,积极互动”,认为“由政府拍板,直接确定具体名称”的,只有5.7%。
在“敬畏民意”的呼声渐成主流的背景下,应该说受访者的投票趋于理性,这一调查结果也与北京市规划委公示站名命名预案,征集民意相呼应。在一些与民众生活关联度较大的问题上,多倾听民众的意见,对于政策的和理性与可操作性,都有着不小的推动力。
因此,规划委在民意响应之后,需要直面民意争论,尊重民意精神,积极互动,合理确定名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