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点:温州金融改革更需接地气
温州民间金融将走向规范化。据悉,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方案实施细则近日已获通过,浙江拟出台《关于加快金融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借温州金融改革东风打造金融强省。
温州发达的民营经济对金融服务提出了多方诉求。不可否认,温州金融改革方案的出炉为当地金融业开放提供了指导蓝本,是对民间金融政策的松绑。但同时应当指出的是,民间金融先行先试实践更需细化的操作指导,未来温州金融改革仍需要通过“精雕细琢”来接近“地气”。
目前,温州有40多万家中小企业,活跃的民营经济离不开“贴身”金融服务。因此,温州金改此番为民间资本参与金融领域松绑,不仅可以满足当地金融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客观需求,而且还可以通过阳光化管理及时防范相关风险的滋生。
需要提及的是,温州金融改革方案首先对完善地方金融组织体系提出了要求。鼓励小额贷款公司扩容等政策有助于民间资本向金融领域全面渗透,而现有不少小额贷款公司更是期待借此转型成为村镇银行,从而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但现在的问题是,相关政策指向切实落到实处,还需要对具体瓶颈因素提出明确的破解之策。这其中,降低小额贷款公司转制为村镇银行的门槛就是一个现实问题。根据相关政策,无吸储功能的小额贷款公司转制为村镇银行,其最大股东须为银行业金融机构,且持股比例不得低于股本总额的20%。显然,这相当于要求民营金融机构将“帅印”拱手让人,难免挫伤了私营小额贷款公司转制的积极性。此外,从既有村镇银行的运作实践看,其服务优势就是贷款易、效率高,客户只需提供一张身份证复印件、填一张表格、签一个字就可以完成借款手续,而银行业务员也会在快速放款的同时通过数客户的电表、水表等方式实时监控风险。但在村镇银行业务快速扩容的过程中,却深受吸收存款难、无法发行本行银联卡、基层业务员缺失等问题的困扰。而从高风险高收益的市场逻辑看,村镇银行的借贷利率也应更具弹性。显然,在这些操作问题没有得到政策化解之前,村镇银行就无法真正化茧成蝶、实现单个实体的有效壮大。
温州民间金融的成长轨迹堪为全国范本,也是银行体系全面开放的试水之举。相关方案固然要从大处着眼,但更不能忽视从小处着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