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时事评点:为优秀干部“腾位子”

时事评点:为优秀干部“腾位子”

A+ A- 2012-06-04 10:27  |  人民网  |  责编:管理员 评论 点击收藏
0

   一个地方的发展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干部队伍的活力。治庸培优,让平庸干部让出位子,为优秀干部腾出位子,把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及时选拔到相宜的岗位上来,海南屯昌的激活干部队伍的探索值得借鉴。

  特邀嘉宾:

  海南省屯昌县委书记 江华安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刘俊生

  (本报记者马跃峰整理)

  治理者说

  以公开竞争激活干部队伍

  江华安

  屯昌是海南省中部地区贫困县,买官卖官之风一度盛行,给屯昌留下了沉痛的教训。

  2008年以来,为了整治用人不正之风,屯昌县在推进“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完善县委选人用人机制”试点工作中,大胆进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方位引入竞争机制,建立“4+1”初始提名方式(大会民主推荐、县级领导实名推荐、单位党委(党组)推荐、个人自荐和群众推荐)和“五差额”(差额提名、差额酝酿、差额考察、差额票决、差额选举)、“两退出”(任期制、淘汰制)的干部“上”“下”渠道,有效激活了干部队伍。

  “五差额”保证了选人用人的每个环节都能引入公开竞争机制,给每个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形成了以德才取人、靠公论选人、凭实绩用人的正确导向。“两退出”机制明确规定正职干部在同一职位任满5年必须交流,对连续多次民意测评排名倒数的干部,实行差额票决或选举,在新的拟任职位中实行末位淘汰。在一次县委全委会差额票决中,原县文体局、商务局局长由于多次民意测评较差,在与拟提拔人员差额票决中被淘汰退出,“下”得心服口服。

  为让“下”者能得到再次“上”的机会,我们试行待岗制,加强对“退出”和待岗干部的引导培训,适时提名到新职位竞争上岗。

  3年来,屯昌县共调整交流了21个党政正职领导岗位,发现和储备了一大批优秀干部。调查显示,干部群众对这项工作的满意率达97%,没有收到一封与此有关的上访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有效地促进了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排名从2006年的第十六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七位。从中我们体会到了公开的必要,看到了竞争的力量。

  旁观者言

  用好干部选拔的“制度弹性”

  刘俊生

  屯昌的做法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理论思考和现实启示。

  首先,地方经济社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其关键在于政府,而政府建设的关键则在于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地方经济社会单元的发展是否有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共政策的制定质量、执行效果以及公共资源的配置情况。抓住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这个关键就相当于抓住了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

  其次,县委特别是县委书记的作用在我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无可替代。良政的核心在县委,吏治的决定性力量在县委书记。屯昌县委和县委书记的“有为”,发挥了自己的应有作用。

  再次,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之源头在于人人机会平等,社会阶层不固化。政府活力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公务员在晋职面前人人机会平等。“庸”者下“能”者上,“懒”者下“勤”者上。能上能下,能进能退,不能一朝当局长,终身就无忧。否则,政府就会僵化,就是死水一潭。屯昌县用竞争打破固化,给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的平等机会。

  最后,中国干部人事制度实际上在相当大程度是一种分权制度。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具有相当的干部人事权力。另外,中国的制度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否用好用活这种有限分权和制度弹性,则取决于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智慧和经验。屯昌县用足用好了干部人事制度方面的这些有限分权和制度弹性,取得了好的结果。

  总之,治理惰政,实现良政,应该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理想。前述四个方面应是治理惰政从而实现良政的规律所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