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时事评点:清洁工背大学生温馨吗

时事评点:清洁工背大学生温馨吗

A+ A- 2012-06-05 09:34  |  北京晨报  |  责编:管理员 评论 点击收藏
0

   我们需要道德,应该大声赞美助人为乐的精神,但应深入思考:权力究竟怎样来介入?古往今来,我们的道德典范往往是社会发现,有了公众口碑,权力再出面予以认可,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面对教学楼前积水,清洁工背起准备上课的女生蹚水而过,这让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卷入舆论漩涡。6月1日,清洁工获校方800元奖金。该校新闻传播学院教师薛梅称,这是件温馨、美好、单纯的事,学生应感到骄傲。(据《长江日报》报道)

  校方掏钱奖励温馨,前所未闻。因为在生活中,温馨往往是无价的,比如父母对孩子,老师对学生,乃至恋人之间,就算一定要用金钱来表达,也是私下之间的事,与公权力何干?

  温馨,是彼此情感的交流,属于私领域。如果当初是校方派清洁工来背,这事还温馨吗?如果那位女生自发去回报清洁工,岂不更温馨?

  或者,校领导们太希望以此为典型,弘扬温馨精神吧。初衷虽好,结果却值得商榷。

  首先,本来是私人间的小事,非要夸张到公共道德层面,那么,作为成年人,女大学生为什么还要别人背呢?这让该女生如何面对舆论?在人为地树立一个偶像时,校方为什么不想想对另一方的伤害?

  第二,夸张这样的生活细节,不是因为它有价值,而是因为它有戏剧性,这就给日后他人作伪留下了空间,背学生就能成模范、拿奖金,那么,下一场暴雨,校工们会不会都放下本职工作,群起来背学生?

  我们需要道德,应该大声赞美助人为乐的精神,但应深入思考:权力究竟怎样来介入?古往今来,我们的道德典范往往是社会发现,有了公众口碑,权力再出面予以认可,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权力既承担发掘道德典范之责,又把握奖励道德典范之任,这就容易落入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窠臼。

  事实证明,民间自发推出来的典型,如董永、曾参、曹娥等,往往千载传诵。温馨不温馨,应放手让公众来品评,非要事必躬亲,看到一个细节,便立刻敲锣打鼓,大呼温馨,并“应该感到骄傲”,这,其实是大煞风景。

  有趣的是,院方肯花这么大的精力来匡扶世风,为什么不花点心思解决好教学楼前积水的问题呢?难道是为了批量生产温馨,精心设计出的一道考试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