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动态 >  时事评点:到处都是“舌尖”,烦不烦

时事评点:到处都是“舌尖”,烦不烦

A+ A- 2012-06-15 14:06  |  解放日报  |  责编:管理员 评论 点击收藏
0

   ■美食固然令人心动,可非要让受众把舌头伸向那些根本不能吃的东西,估计只会众叛亲离

  不可否认,《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的片名十分巧妙。用味觉来体验国家这样的命名方式大胆而新奇,道行远远高于《美食探秘》这种难以引人侧目的老生常谈。然而,这项创新之举的美感正因简单的复制、利用而破坏殆尽。

  如果只是简单地用“美食”、“甜点”或是其他地名来替换“中国”,观者还是能够较为容易地理解其背后表达的含义。改编者的动机一目了然,即在向这部红得发紫的纪录片致敬的同时,也能借其美名,让自己的作品也吸引一点眼球。可当诸如《舌尖上的楼市》、《舌尖上的A股》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标题出现在报章新闻里的时候,除了生搬硬套以外,着实难以让人产生移情的好感。美食固然令人心动,可非要让受众把舌头伸向那些根本不能吃的东西,估计只会众叛亲离。

  从广受追捧到乏人问津,这种流行词盛极而衰的例子不胜枚举,“甄体”也算其一。用繁复瑰丽的语言文字来说一些无聊平淡的日常会话,再接上一句“说人话”,这种反差常常能够带来爆笑的效果。可当广播里频频响起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亦古亦今的对话时,由于欠缺考虑而制作的广告创意,不禁让人感叹牵强附会、新意凋零。

  “舌尖”现象源于对中华美食的热捧与文字精妙的运用,而简单的挪用只会出现水土不服。这样积极正面的例子固然值得学习,但哗众取宠必然无法满足受众的挑剔口味。只有因地制宜,发挥真正的创新精神,创作出适合自己作品的标题与立意,才能用真心实意赢得大家的青睐。(水草)

  ■当满目的“舌尖”如洪水猛兽般扑面而来时,再美好的联想也难免搅得人阵阵反胃

  “舌尖”火了,在一部名为《舌尖上的中国》的7集美食纪录片赢得掌声之后。势如破竹一般,“舌尖”已成为微博上连日来的“刷屏利器”,并高居话题榜关键位置,相当夺人眼球。

  或许连这部纪录片的主创人员都始料不及,这股“舌尖风”还带来了一系列线下效应。第一波,《舌尖上的中国》被当做“吃货指南”疯狂传播,很多人表示看片状态是一边垂涎三尺,一边泪水涟涟。第二波,是片子引发的真实版“吃货效应”。来自淘宝的数据显示:淘宝零食特产的搜索量高达数百万次,例如片中出现的毛豆腐搜索量甚至增长了48倍;据说,还有不少人是按图索骥,边看电视边下订单。第三波,也是后劲更足、影响面更广的,即网上网下、微博报纸、杂志电视甚至各种广告上,各种“舌尖体”汹涌袭来,令人避之而不及。

  本来,因为这部“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制作的纪录片,以其独特的视角在一夜之间将人们对美食的热情集体点燃,不能不说是一桩令人振奋的文化事件。然而,当满目的“舌尖”如洪水猛兽般扑面而来时,再美好的联想也难免搅得人阵阵反胃,且不说雷同到使人审美疲劳的“舌尖上的清华”、“舌尖上的童年”,至少内容和“舌尖”还有那么点联系,但是请问,诸如楼市、舞蹈、高考,甚至刚刚开幕的欧锦赛,又哪里和“舌尖”有“半毛钱”关系?

  近日打开电视,《金太郎的幸福生活》、《甄传》等口碑不错的热播剧,出现率颇高。这个台金太郎刚结婚,那个台李小璐就在跟公公闹别扭;上个台小主刚进宫,下个台甄化着浓妆就快扳倒皇后……故事的各个阶段几乎都能找到,按一圈遥控器,一个电视剧的梗概基本完整。遇到这种状况时,观众的心情就跟看了一大堆“舌尖体”报道一样:再好的东西,也不该这么往死里撑吧?

  正如毁掉一首好歌最简单的办法是把它设成起床铃声,毁掉一个原本美好的词语,也只需铺天盖地地滥用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