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长该“减负”了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新任校长董奇在就职演说中承诺,在担任校长期间,将做到“四个不”:第一,不申报新科研课题;第二,不招新的研究生;第三,不申报任何教学科研奖;第四,个人不申报院士。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见7月10日《新京报》)
去年底,新任湖南大学校长赵跃宇公开宣布:任期内不申报课题、不带研究生,引来舆论掌声一片。如今,北师大新帅董奇将“两个不”扩展成“四个不”。当越来越多的大学校长不再热衷于双线“奋战”,而是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校长的职能,带头划清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利的界线,大学或许就会进步得快一些。
从赵跃宇的“两个不”到董奇的“四个不”,道出了当前一些大学内的“潜规则”——在官本位的影响之下,行政权力若是与学术权利联姻合谋,申报科研课题、招收研究生、申报教学科研奖会变得很容易。然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此,则会出现两个结局:要么是无暇潜心科研的校长;要么是无力投入更多精力管理学校,得过且过。
更重要的是,一所大学能够获取的资源总量就那么多。校长们占据了科研课题或者教学科研奖,就意味着一线教师会失去申报或者获奖的机会。当太多的行政人员都去申报课题和奖励,无形中就挤掉了一线教师的机会,学术权利屈从于行政权利的结果,是潜心教学科研的教师不得不迎合行政权力的好恶,从而让大学的行政化积重难返。由此想起了朱清时的一句话:“做校长,重要的不是我做了什么,而是没做什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