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图在线 > 招考资讯 >公务员丨贝聿铭:一位值得铭记的建筑大咖

公务员丨贝聿铭:一位值得铭记的建筑大咖

2019-05-20 15:14  |  华图在线  |  责编:许岩 点击收藏

  热点概况

  贝聿铭,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于20世纪30年代赴美,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学。曾获得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新馆等。2019年5月16日,贝聿铭在纽约曼哈顿一家医院逝世,享年102岁。

  各方观点

  中国驻美大使馆:贝老卓越的建筑设计对世界建筑史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作为美籍华人,贝老终身致力于促进中美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其杰作之一,中国驻美国大使馆馆舍堪称东西合璧的典范,彰显了持久友谊和共同未来。我们深切感怀贝老的建筑遗产及对世界的影响。

  叶依谦(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作为一个建筑师,尤其我们这一代,从七十年代末到八九十年代这20年间,不可能没有受到贝聿铭的影响。他对于我们来讲,就是一个启蒙者的角色,我们对建筑的所有理解都能从他的作品中得到印证。

  光明日报:文化缝隙中优雅的摆渡者。

  【深度分析

  贝老建筑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建筑哲学。

  建筑是一种社会艺术的形式,而不是流行风尚。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他创造的有着中国风的西方建筑,无一例外地成为了全世界的瑰宝和财富。将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香山饭店,依照桃花源灵感建造的日本美秀美术馆,德国历史博物馆新翼,卡塔尔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贝聿铭的建筑设计几乎享誉全球。

  (二)艺术和历史才是建筑精髓的建筑理念。

  贝聿铭始终关注建筑周边的环境,拒绝将自己局限于狭隘的建筑难题之中。他的作品对于材料的娴熟运用达到了诗一般的境界。通过敏锐和耐心,将不同兴趣和领域的人们吸引在一起去创造出和谐的环境。他的建筑理念,艺术、历史和建筑是合为一体、密不可分的,是一种文明的表达。通过展示最好的艺术品来启迪公众,老少皆宜,并提高艺术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始终坚持“根不能丢”。

  贝聿铭非常关心中国的建筑教育。他不止一次表示,希望中国的建筑在吸收国外技术的同时保持中国的特色,“根不能丢”。他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使建筑扎根于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之中。大家风范,源于始终坚守的对建筑艺术的敬畏之心

  【参考文章】

  建筑是人类对诗意栖居的美好表达

  海德格尔曾说:“那让我们安居的诗的创造,就是一种建筑。”贝聿铭走了,在世界范围内留下了一件件不可复制的杰作,肯尼迪图书馆、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法国卢浮宫金字塔、香港中银大厦、苏州博物馆……他倾其一生,用70多年的光阴,向世人呈现出人与自然融洽共生的一幅幅经典画面。他的作品,关乎建筑,更是对人类诗意栖居的美好表达。

  贝式建筑告诉我们创意是人与自然共同的结晶。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贝聿铭致力于将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他苛刻于每一处细节,庭院西侧是一片竹林,最初栽好,他认为过于规整,要求重新种植,要疏密,要自然,要能透过竹林看到西部建筑的门洞,他甚至执着于池塘里荷花的位置,要站在池边亲自调整把关。如今,苏州博物馆已经成为苏州的标志性建筑,融传统园林风景于其中,和紧邻的太平天国忠王府、拙政园浑然一体。创意是人与自然共同的结晶,人以创意为自然添色,自然也激发人的创作灵感。贝聿铭感受并珍惜生活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在他的建筑设计中,精心设计的建筑外形与功能需求相呼应,表达了人类诗意栖居的美好愿望。

  贝式建筑也告诉我们设计是匠心与特色的结合。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是贝聿铭的代表作之一。其设计理念来自于场地本身的形状,当时他在一张草图纸上画了一条斜线,使东馆的区域由一个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构成。东馆的入口被设在等腰三角形底边,正对着原馆的侧门。这激活了原本未投入使用的侧门,并将隔街相望的新旧两馆连成一体。被誉为“神来之笔”的透明天窗,由滑动轴承支撑,不仅考虑了热膨胀的影响,还将照明、除雪和雨水引流装置都容纳其中,重叠的玻璃板还配有防紫外线的夹层,减少了进入室内的光和热,特别是消除了可能会留在艺术品上的光线。他对每一件设计可谓匠心独具,必定按当地的环境、文化、习俗及具体条件,构思出独一无二的建筑设计经典个案。设计特色本身也是一种约束,没有固定的风格给了他更大的设计自由。

  贝式建筑还告诉我们建筑是艺术和历史的融合。对贝聿铭来说,建筑物的特殊功能、所在地的人文历史是最重要的。卢浮宫的设计是他“一生中难得再有的挑战”,当他的创意遭到反对意见围攻时,他依然坚持己见,因为他深深了解卢浮宫背后的法国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对言论逐渐为公众一致的赞誉所取代。卢浮宫等博物馆关乎建筑,但更是对世界文明的表达。它们不断提醒他,艺术、历史和建筑确实是合为一体、密不可分的。

  七十多年的建筑师生涯,他用融贯中西的文化底蕴,使建筑作品浓缩着东方哲理、硕儒品性和特立独行的西方观念,不仅体现出东方文明的现代价值,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人类为诗意栖居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来源:光明日报,有修改)

标签: 公务员    时政热点    
11
{literal} {/lite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