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湖南长沙浏阳招考教师700人,招公费师范生160人
长沙浏阳市力争2020年招考教师700人,引进人才70人+,招公费师范生160人
浏教发〔2020〕2号
浏阳市教育局
关于印发《浏阳市教育局2020年工作思路》的
通 知
各乡镇(街道)初级中学,市直各学校,各民办学校:
现将《浏阳市教育局2020年工作思路》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浏阳市教育局
2020年2月17日
浏阳市教育局2020年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各级教育大会精神,认真执行浏阳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部署,坚持立德树人,以人民满意为宗旨,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改革和法治为驱动,以保障师生安全健康为底线,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目标,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建设全省先进、全国知名的现代化教育强市。
二、主要目标
突出“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推进教育现代化”两个重点,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优质普及高中教育、教育精准扶贫”三大攻坚,落实“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师德养成教育、考评制度改革、教育科研”四项举措,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压实安全管理责任,加强教育督导评估,提高现代教育治理能力,新建克里小学等学校3所,公办幼儿园6所,建好官渡芙蓉学校,创建标准化学校40所,改扩建学校20所,全面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基本完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调整实施高中“大班额”消除计划,新招聘教师700人,招录公费师范生160人,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各类教育,深化“公办不择校、民办不择优”,公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7%,公办园数量及其在园幼儿占比力争达到5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4%,义务教育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100%,适龄三类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达到98%,职校毕业生就业率100%。大抓基层团组织建设,初中、高中(中职)毕业班团青比分别控制在30%、60%以内;纵深推进共青团改革,持续推进从严治团。高标准完成人大评议工作。“大班额”“乡村弱”“城镇挤”“课后三点半”等热点难点问题有效化解,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大力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全面落实,教育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各学段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教育的社会贡献度和群众满意率进一步提高。
三、工作措施
突出党建引领,把牢教育发展大方向
要始终坚持党管办学方向、管改革发展、管干部、管人才,把党的教育方针、路线、政策贯彻落实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教育系统党组织要履行好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牢牢掌握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
凸显政治建设首要地位。坚持用“四个意识”导航,“四个自信”强基,“两个维护”铸魂,推动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使教育领域成为党领导的坚强阵地。推进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作为全体党员干部的修身法宝;针对主题教育查摆出来的问题,强化整章建制工作,推动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坚持德才兼备选人用人导向,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对政治不合格的一票否决。持续深化青年大学习行动,广泛深入开展青少年制度自信教育,丰富青少年文化供给。
拓展思政工作广度深度。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突出位置,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富有说服力的事例,让学生充分了解党的奋斗史、民族的苦难史、国家的发展史,教育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创新思政教育内容,加强对中小学校校本教材、幼儿园教材的审查、监管,推动思政工作贯通学科体系、贯穿教学体系、融入管理体系,让思政教育立体化。建立校长书记带头上思政课制度,选优配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加强德育名师工作室建设,着力培育思政课领军型人才、思政工作骨干力量。
推动基层党建融合发展。贯彻落实市委1228党建工程和党员“三保”工作体系,进一步深化教育党建“亮灯工程”,抓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工作,细化党员“先锋指数”考核方案,发挥好导向作用,彰显先锋模范作用。利用信息化新载体、新手段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建党员示范班、示范年级、示范教研组、示范名师工作室,推出一批党建示范校。健全党建带团建机制,完善学校党政班子定期听取团、队工作汇报制度。探索“党建+德育工作”“党建+师德师风”“党建+教学实践”等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擦亮“党建+”教育品牌,彰显教育党建新活力。全面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健全党组织书记“双述双评”和党员教师“双帮双培”机制,整顿软弱涣散问题,夯实党建根基。
加强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强化纪检监督约束,进一步筑牢廉政防线,加强纪检监察工作专题培训,提升纪检干部履职能力;针对政策研制、人财物管理等重大事项,健全制度,堵塞漏洞,重点监管招生招聘、食堂管理、违规补课、项目建设等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项。持续加强作风建设,着力用好“党委巡察”利剑,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肃查处只表态不作为、甩包袱不担当等问题。坚持惩处与教育并举,运用好“四种形态”,督促基层学校着重运用好“第一种形态”,强化日常督察和专项检查,抓严执纪问责,全面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
聚焦教育民生,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坚定人民立场,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的教育热点、难点,集中精力、倾情用心办好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大事要事。
大力发展公益普惠幼儿园。建设民生实事公办园6所,在保证园所产权公有、预算公用经费、执行公办园收费标准、明确法人身份等基础上,探索新的公办园发展机制,加大集团化办园和公办园、普惠性民办园扶持力度,新增公办园学位1959个,公办园数量及其在园幼儿占比力争达到50%;扎实推进小区配套园移交工作,将移交配套园办成公办园或普惠性民办园,调整普惠性民办园的结构,公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7%。推进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园的指导、扶持、监管力度,确保“降价不降质”。将普惠性民办园纳入常规审计范围,对财务管理不规范、保教质量不高、乱收费、安全管理存在重大隐患的普惠性民办园,酌情督促整改、核减补助资金直至取消其普惠园资格。
统筹推进义务教育一体化。进一步做好扩容提质工作,加强城区中小学校布局规划,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科学铺排并完成年度政府投资计划,新建克里小学等学校3所,建好官渡芙蓉学校,创建标准化学校40所,改扩建学校20所,全面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基本完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并做好扫尾工作。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小规模学校建设,切实抓好小学厕所蹲位改扩建工作。完善“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工作机制,推进落实普特融合,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全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亲近儿童的生态空间。
优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顺应发展大势和群众关切,实施高中“大班额”消除计划,加强教育科研,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针对“不分文理”“走班选课”“3+1+2”模式等新高考政策进行系统研究,完善各学科特别是等级性考试所涉科目的课程计划,寻求适合我市学校、学生的“选课走班”教学模式;坚持科学导向、精准施策,在“兜底线”“补短板”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强优势”“树品牌”。加快推进长职院移交,做大做强职业教育,紧扣产业需求,孵化优势专业,大力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模式;进一步规范职高招生秩序,加大职业教育宣讲力度,做好普职合理分流;支持、规范民办职校建设与发展,促进公办民办相辅相成、和谐共生。
严格落实教育扶贫措施。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用心抓好教育精准扶贫,切实解决好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和特困救助供养学生)资助帮扶和失学辍学问题,确保其“应助尽助”“应返尽返”“应学尽学”。当前我市教育扶贫攻坚的难点之一是控辍保学,必须将其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坚持依法依规,强化“三帮一劝返”、台账管理、信息化监管等措施,突出解决个别学校问题学生“籍在人不在”现象,确保义务教育“零辍学”。按照一视同仁原则,保障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应读尽读”;同时,建好用好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不断增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矫治实效。
致力立德树人,提高素质教育满意度
坚持“五育并举”,落实“六个下功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着力培养爱国自信的时代新人。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实施中华经典“三进”计划,常态开展“经典诵写”等活动,用中华优秀文化滋养学生心灵;充分挖掘耀邦故居、秋收起义纪念馆等红色教育资源,通过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等渠道,让“中国心”“民族魂”融入学生血脉,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教育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深化“一体两翼行动”德育,创新德育方式方法,推进德育工作与文明创建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德育实践的机会和场所,有效满足学生内心真正的期待和需求,培养自信自立的时代新人。
着力培养身心健康的时代新人。实施学生健康促进工程,突出抓好近视综合防控,力争中小学生近视率下降0.5%。实施6-18岁学生体质健康全样本监测,加强学生营养干预,降低肥胖率,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推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干预、辅导、矫正、评估的体系化、制度化;凝聚心理教育家校合力,关注留守儿童、单亲儿童、孤儿等,建立心理档案,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在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密切家校联系,紧扣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深入推进“品格教育”,引导广大家长树立科学育人观念,履行好家庭教育职责,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着力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升智育水平。常态化开展体艺“2+1”项目,开齐开足音体美课程,规范组织各项体艺活动,引导学生强健体魄、陶冶情操。建好中小学生科技活动中心及素质教育基地,申报及认定第四批研学实践基地,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将劳动教育纳入对学校的教育督导评估体系,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学农学工项目,推行“五走进”综合实践(走进大自然、社区、农村、军营、厂矿企业),引导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开展“蓝天碧水”保卫行动,抓好两型学校创建,落实垃圾分类等,提高生态环保意识;深入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着力增强教育科研的支撑功能。完善网络教研联盟,改进教研工作机制,围绕育人模式创新、现代教育治理、重大领域改革等开展深入研究,确保有效指导学校教师、有效服务重大决策,力争在省市、国家教育科研成果奖的评审中有新的突破。健全教研员联点联校、送教下乡制度,推进“教科研一体化”,倡导微型课题研究,鼓励支持一线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书育人有效方式和途径,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构建学科教学资源库,完善教育发展共同体,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团队力量;加强质量检测、联考调考大数据分析及结果应用,引导学校查漏补缺、精准发力,突出教育科研的指导性、服务性功能。
坚持守正创新,激活改革发展新动能
围绕破除教育领域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强统筹谋划和推进落实,实现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深入推进考试及招生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高考改革工作,加强对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的研究和培训,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善中考中招等级制录取制度,确保与新高考改革相适应,与新时代人才培养相适应。推进义务教育考试制度改革,着重考察学生运用课堂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教育教学着力培养支撑学生长远发展的核心素养。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坚持阳光招生、免试就近入学,推进高中招生指标到校、划块招生、公办不择校、民办不择优。新增二中标准化高考考点,加强中考标准化考点建设,确保考试安全。进一步优化等第划分、志愿填报等,进一步彰显高中招生制度的公平公正。同时,实行初中毕业生网上填报志愿的办法,体现学生及家长真实意愿并确保信息准确无误,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大力推进发展性评价机制改革。健全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全面推行“以入口定出口,从起点看变化”的发展性(提高达成度)评价机制,坚持定性与定量、结果与过程、整体与分层评价相统一,并将体艺工作、科学素养、健康素质、队伍建设、教学教研等纳入评价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监测与评估,坚决克服“五唯”顽瘴痼疾;不断完善分类别测评、差异化综合考核的评价机制,充分激发基层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助推学校内涵发展、师生和谐发展。优化学生评价方式,依托“人人通”平台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确保中小学校“人人通”使用率达到95%以上。
扎实推进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实施《浏阳市智慧教育行动计划》,优化智慧教育基础环境,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构建适合浏阳需求的优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培育一批标杆“未来学校”“智慧校园”、网络空间应用优秀学校。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策略,引进一批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升级一批校园信息技术设施设备。启动智慧教育管理、人工智能体验、网络“校联体”等平台建设,推动教与学方式的深刻变革。推进网络联校对农村薄弱学校的全覆盖,打造教育信息化发展新引擎,促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在行政审批与政务服务、质量监测、教学教研、队伍建设、教育评价、督导评估、校园安全、项目建设与资产管理等方面的有效应用,不断提升现代教育治理水平。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育强市软实力
想方设法提高干部和教师队伍整体素养,不断激发队伍干事创业的活力,努力用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
推进师德养成教育。落实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以“立德树人、廉洁从教”为重点,坚持源头治理,层层压实“两个责任”;大力开展违规补课、违规办学、违规征订教辅、食堂管理等专项整治,严厉查处不正之风。推进示范创建,淳化师德师风,以创建国家级“传统文化涵养师德养成教育示范县(市)”为抓手,持之以恒抓好师德师风建设,严格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及时查处惩戒师德失范行为,选树师德师风先进典型,确保教育系统风清气正。
调优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加大优秀教育人才引进力度,优化教师培养、激励机制,通过师大专场、公开招聘等方式,力争全年招考中小学教师、幼师700人,其中引进部属院校公费师范生和双一流高校全日制研究生等优秀人才70人以上,招录定向培养公费师范生160人;有效盘活师训经费,统筹抓好教师全员培训,完善线上线下混合式研修模式,分层分级开展“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培训,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建好30个以上市本级名师工作室、20个以上市本级农村中小学工作坊,突出其示范引领作用,着力提升中小学(幼儿)教师专业素养。推动教育发展“共同体”“校联体”建设,助推城镇优质学校与乡村学校及薄弱学校共建共享。
深化教师管理改革。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切实提高农村教师培养数量和质量。探索实行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推动实施公办学校教职工备案制管理,消化一批编外合同制教职工。认真做好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建立与新高考选课走班相适应的学科教师统筹调配机制,合理配置与使用师资。推进民办学校教师管理机制改革,全面规范民办学校教师从教经历和支教经历认定、继续教育学分认定与教师资格管理、教师流动管理及诚信档案建设、教师职称评定规程,促进民办学校健康有序发展。
浓厚尊师重教氛围。推进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建立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对学校实施检查、评比的工作机制。全面实行“进校园”项目清单管理,切实减少中小学校和教师不应该承担的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统筹整合各类会议、文件、检查、考评等,规范精简各类报表填写,让学校教师安心、静心、舒心抓好教育教学。推动落实教师惩戒权。深入推进教师幸福工程,保障教师合法权益,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充分发挥好教师绩效“活工资”的激励作用。
推进现代治理,答好家长社会关切题
凸显民本理念,顺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构建有效支撑和保障教育现代化的治理体系,确保教育系统和谐、平安、稳定。
进一步推进依法治教。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教育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全面推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抓教育治理。依据法律法规,全面梳理教育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政强制等事项,实行动态调整的清单管理;建立教育行政执法情况年报机制,全面落实执法责任制。探索建立教育行政执法第三方评价和群众评议反馈机制,增强依法行政工作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开展学校章程实施情况督查,落实学校法律顾问服务质量考评制度,充分发挥教代会作用,提升依法治校、民主治校水平。大力开展中小学教师违规补课专项治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完善中小学生作业监管机制,各学校要制定学科作业统筹布置制度,确保教师布置的作业量让学生在政策规定时间内完成。持续推进幼儿园“区域化教学”,确保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专项治理全面到位。规范“三点半”课后服务管理,确保学生舒心、家长放心。采取不定期明查暗访、有奖举报、聘请监督员等方式,重点治理校外培训机构“超前教学”行为,解决学生校外上新课、校内变“复读”问题。推进学前教育“去小学化”治理,继续规范各类办班行为,严控高中实验班,规范各类信息班。建立民办学校重大资金流动预警制度、违规失信“黑名单”制度和民办学校监管平台,开展民办中职学校财务审计,强力规范民办学校招生收费行为。推荐参评长沙市首批30所品牌民办学校。
进一步落实教育督导。进行督学换届,选聘好第七届浏阳市督学,抓好督学考核。巩固“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创建成果,推进落实督学责任区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制定新一轮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规划,落实幼儿园办园行为评估规划,强化学校内部督导,注重问题诊断和专业指导。紧扣社会民生关注的热点、难点,及时开展专项督导,提高教育督导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监测并建立监测整改台账,强化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努力提高我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
进一步保障安全稳定。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时刻绷紧安全之弦,以“学校(园)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年”为主线,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以及“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工作要求,扎牢安全稳定的防控网;学习掌握《校园安全工作指引》,建立校园安全维稳工作提前预判机制,对重要时间节点、重要环节,逐点逐项制定安全防范的具体方案,强化桌面推演和应急演练;加速推进老旧校车退出,坚决整治校车交通顽瘴痼疾;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积极探索食堂“社会共治”管理模式,加大食品饮用水安全监管力度,建立考评机制,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严格执行教育部“五个一律”的要求,切实加强学校疫情防控,提升卫生管理水平,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严格学校危化品管控,加强设施设备安全、网络安全及数据信息安全管理,为创建省第二轮平安校园先进县(市)夯实基础,确保教育大局和谐稳定。
进一步提高财经效益。坚持精打细算,提升教育投入效益,确保两个“只增不减”落实到位;争取按每生每年1000元的标准落实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树立过紧日子和厉行节约的思想,按照“定项目、定标准、定程序”原则,完善学校基本建设和物质采购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基础建设管理平台作用,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可行性研究,严格审核和监管建设(采购)项目,从源头上杜绝“想建就建”、重复建设、超标建设等问题,确保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树牢“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理念,强化资金绩效管理、学生资助资金监管和内部审计,确保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更多湖南省教师招聘信息请点击【湖南教师招聘资讯】查看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