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丨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认定
热点概况
炼铁原料区摇身一变,变成北京奥组委驻地;精煤车间纵身一跃,化作运动员训练场馆;不远处的蓝天、白雪、赛道……中国滑雪运动员谷爱凌、苏翊鸣的夺金福地,原来就是北京石景山首钢园的大舞台。曾经粗犷震撼的工业重地,与当下动感十足的冰雪天地相交融,工业遗址“老面孔”化身冰雪运动“新地标”。
西安大华1935,曾经的大华纺织厂,建起以工业遗产保护为主题,集大华博物馆、小剧场群集、特色餐饮和购物街区等城市商业文化综合体;青岛啤酒博物馆,曾经的青岛啤酒厂,浓缩着青岛啤酒和中国啤酒工业的发展史,如今连接着工业文化、商贸文化、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上海1862时尚艺术中心,其前身祥生船厂始建于1862年,在建筑大师的打造下,最终形成了充满历史感、时尚感和商业气息的艺术新地标。
自2017年以来,工信部先后发布5批194项国家工业遗产。2021年12月14日,在工信部对外公布的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中,北京电子管厂、内蒙古元宝山发电厂、上海船厂、江苏扬州谢馥春香粉厂等多家工业遗址上榜。工信部要求加强全国各地加强对国家工业遗产的保护与管理,通过5年努力,初步形成分级分类的传承优秀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体系和分行业分区域的工业博物馆体系,创新利用活化方式,促进协同发展。
作为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一处处工业遗产既保留了一座城市的历史记忆、文化积淀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变迁,也在当下以工业博物馆、工业美术、工业遗址公园、工业商业文化综合体等各种方式出现,培育新业态、创造新模式。
主流观点
@澎湃新闻:“遗产是无价的,也是脆弱的”。工业遗产是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记录了我国工业化进程不同阶段的重要信息,承载了行业和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沉淀,标志了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一系列重要历史节点。
@民主与法制日报:从一个传统工业区转变为一个充满活力,甚至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区,北京798艺术区是一个并不多见的成功例证,因为越来越多的工业遗产在城市建设中,都被当作占用土地、占用资源的赘物对待,被无情拆除。这样的问题近年来在一些传统工业陷入困境的城市里最为多见。对此,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张静告诉本社记者:“主要还是观念存在问题,因缺少整体规划和长远眼光,一些城市的建设和规划的决策层将工业遗产当成了工业垃圾,他们只看到厂房下面土地的价值,没有看到它所承载的历史内涵价值远远超过土地本身,所以不少具有很高价值的工业遗产在城市更新中被拆除和重建。”
@人民日报:目前,各地的工业遗产分级保护利用机制已逐渐形成。下一步,工信部将支持地方开展工业遗产认定,形成分层分级保护利用体系,让更多工业遗产得到保护利用。同时,将鼓励社会资本成立文化产业基金,参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等项目建设,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工业遗产活化利用模式。
深度分析
(一)关注点一:保护工业遗产的多元价值
1.历史文化价值:保护工业遗产,就是保留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留下的珍贵历史记忆。铭记历史,不仅仅是要铭记远古时期的历史文化,对于刚刚过去的年代也是历史,昨天的记忆同样值得封存。工业遗产不仅仅是过去工业文化的载体,更见证了我国工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目睹了一座座城市的变迁,凝聚着一个个时代的印记和一座座城市的特色。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金镶玉”和2022年背景冬奥会奖牌“同心”,均出自上海造币有限公司。18道工序、20道检验,3项自主专利,14项技术标准,既是对上海造币厂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工艺的传承,又体现了 “双奥之城”的文化内涵。
2. 精神价值:保护工业遗产,能够继续传承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和劳动光荣的奉献精神。一方面,虽然随着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推进,那些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就存在的老厂房、老机器不能再使用了,但是这份精神和信念依然保持着青春,值得在当下传承。另一方面,《宪法》里更是明确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保护工业遗产,传承工人阶级的宝贵精神,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工业时代的奋斗、拼搏精神,在当今强调“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依然适用。
3.经济价值:保护工业遗产,能够让这些遗址遗迹重新焕发青春与活力,形成巨大的商业价值。许多工业园区依旧有着非常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如果利用起来,不仅仅会比建设新项目节省更多成本,而且也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比如将一些老厂房改造成科技产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完成新旧动能的转化。比如通过现代艺术的设计和改造,让废旧厂区变身成适应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城市景观和公共空间,让人们能够来这里休闲娱乐。
(二)关注点二:经济新常态下,工业遗产改造面临的困境
1.困境一:因城市更新观念问题,被保护和利用的工业遗产只是少数,更多情况在城市中被拆除。由于缺少综合规划和长远眼光,一些城市的管理者将工业遗址当成了工业垃圾,只看到了厂房之下的土地价值,没有看到工业遗产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远超土地本身,工业遗产被当做占地、占用资源的赘物,被无情地拆除。
2. 困境三:改造投入成本高,经济效益不乐观,加大了经营难度。与重建相比,对一些老厂房进行改造所花费的成本并不一定更低,加上安全性、汇报周期较长等问题,不少坐落在三四线城市的工业遗产,文化消费不足,使得后续发展困难。
3. 困境三:拆除后的工业遗产缺乏精神内涵,改造后的街区趋于同质化。目前部分工业遗产改造侧重于建筑改造和景观设计,只顾商业价值,对其内在的历史价值、社会精神价值和艺术价值视而不见,未来有待改进。
(三)关注点三: 保护国家工业遗产,下一步该怎么走
1. 推动工业遗产“活”起来,亟待立法规范。2016年,工信部联合财政部印发的《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大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2017年12月,工信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开展重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2018年11月5日,工信部印发《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对开展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及管理工作进行明确规定。此外,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工业遗产,但在实际操作中,在“城市拆迁、土地权属、职工安置”等问题还需要明确立法,让保护与改造真正落地。
2. 推动工业遗产“活”起来,提升市场主体的参与意愿,分层分级,多方协作,共同推进工业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工业遗产往往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之处,占地规模大,门类丰富、形态多样。下一步,工信部将支持地方开展工业遗产认定,进行科学地评估,在合理保护基础上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对城市特色、历史印记、综合价值较高的部分进行重点保护,将保护利用工作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加强与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沟通协作,发挥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共同推动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3. 推动工业遗产“活”起来,注重改造建筑实体的同时,更要注重挖掘文化内涵,加大宣传,提升人文内涵。一方面,保护利用好工业遗产,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市场主体更深入地研究工艺流程,保留工业奋斗精神,抓住工业遗产的精神力量,在展现生产全貌中传播好工业文化、提升经济价值。另一方面,老工业城市要切实加大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宣传力度,定期组织研讨、宣传、推介等相关活动,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成果进校园、进社区,以多种形式讲好“中国工业故事”,传承和弘扬中国工业文化。
面试模拟 工信部公布了第五批共31个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北京电子管厂、内蒙古元宝山发电厂、上海船厂、江苏扬州谢馥春香粉厂等多家工业遗址上榜。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炼铁原料区摇身一变,变成北京奥组委驻地;精煤车间纵身一跃,化作运动员训练场馆;不远处的蓝天、白雪、赛道……中国滑雪运动员谷爱凌、苏翊鸣的夺金福地,原来就是北京石景山首钢园的大舞台。曾经的一座座工业遗址“老面孔”,如今化身为一个个城市“新地标”。工信部此次公布的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充分体现了国家的重视。各地需要引智聚力,充分让国家工业遗址活起来。
一方面,受到保护和利用的工业遗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社会、艺术和商业价值。首先,从历史角度来说,保护工业遗产,就是保留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留下的珍贵历史记忆。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金镶玉”和2022年背景冬奥会奖牌“同心”,均出自上海造币有限公司,就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精益求精工艺的传承;其次,保护工业遗产,更能传承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和劳动光荣的奉献精神。在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中,那些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就存在的老厂房、老机器不能再使用了,但是这份精神和信念依然保持着青春,值得在当下传承。最后,保护工业遗产,能够让这些遗址遗迹重新焕发青春与活力,形成巨大的商业价值。比如将一些老厂房改造成科技产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完成新旧动能的转化。比如通过现代艺术的设计和改造,让废旧厂区变身成适应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城市景观和公共空间,让人们能够来这里休闲娱乐。
另一方面,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也存在一些困境。比如,因城市更新观念问题,一些工业遗产被当做工业垃圾无情拆除,及时幸存的工业遗产,也因为投入成本高,文化消费不足,经营难度大等问题,导致开发困难、改造同质化,缺乏人文内涵。
那么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如何做到新与旧的融合?我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立法规范,提升管理者的重视度。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工业遗产,但在实际操作中,在“城市拆迁、土地权属、职工安置”等问题还需要明确立法,让保护与改造真正落地。
其次,引入市场主体,分层分级,多方协作,共同推进工业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下一步,工信部将支持地方开展工业遗产认定,进行科学地评估,在合理保护基础上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同时,将保护利用工作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加强与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沟通协作,共同推动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最后,注重改造建筑实体的同时,更要注重挖掘文化内涵,加大宣传,提升人文内涵。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和市场主体更深入地研究工艺流程,保留工业精神,抓住工业遗产的精神力量,在展现生产全貌中传播好工业文化、提升经济价值。另一方面,老工业城市要切实加大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宣传力度,定期组织研讨、宣传、推介等相关活动,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成果进校园、进社区,以多种形式讲好“中国工业故事”,传承和弘扬中国工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