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中国古文化常识
【华图教育阅读提示】本文从古代科举考试、古代年龄称谓、古代的刑罚、古代主要节日、古代纪年法、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等方面介绍了作为公务员录用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等考试内容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一、古代科举考试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三十一年被废止。科举考试分为四个等级,即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院试又叫“童试”,是县级考试,参加的考生为童生,考上为“生员”,即“秀才”;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二、古代年龄称谓
襁褓,是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是指2~3岁的儿童;
垂髫,是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豆蔻,是指女子13岁;
及笄,是指女子15岁;
加冠,是指男子20岁(又称“弱冠”);
而立之年,是指30岁;
不惑之年,是指40岁;
知命之年,是指50岁(又叫“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是指60岁;
古稀之年,是指70岁;
耄耋之年,是指80、90岁;
期颐之年,是指100岁。
三、古代的刑罚
黥刑,又叫“墨刑”,额颊上刺字涂墨;
劓刑,割鼻子;
笞刑,又叫“杖刑”,打板子(背、腿、臀);
刖刑,将脚砍掉;
宫刑,又叫“腐刑”,去掉男子生殖器;
膑刑,剔去膝盖骨;
大辟,砍头;
炮烙,将人烧烤死;
车裂,又叫“五马分尸”;
汤镬,将人煮死;
腰斩,从腰部斩断;
凌迟,又叫“千刀万剐”;
弃市,暴尸街头。
四、古代主要节日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介子推);
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舟(屈原);
推荐:
2012国家及多省(市)联考招录公务员专用系列教材---行测教材
2012国家及多省(市)联考招录公务员专用系列教材配套视频---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