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3)
21.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民事诉讼法律关系认定的知识。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由民事诉讼法律调整所形成的人民法院和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在诉讼中发生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关系。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三大要素。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人民法院、当事人以及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等参与人。其中人民法院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专门机关,在诉讼中担负着组织、主持、指挥诉讼进程,对案件作出实体判决并决定各种程序事项的职责。整个诉讼法律关系都是由法院为一方,一切诉讼参与人各为另一方而形成的。因此法院是诉讼法律关系的当然主体,并且是起主导作用的主体。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诉讼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主体之间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故本题中选项A、B、C均不属于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答案】A。解析:《民事诉讼法》161条规定:依照本章程序审理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选民资格案件或者重大、疑难的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审理;其他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民诉意见》第216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由审判员一人进行审查。经审查申请不成立的,应当在十五日内裁定驳回申请,该裁定不得上诉。
23.【答案】C。解析:行政领导体制的分类:
1.按职权是由首长一人或者由委员数人行使,或者一部分职权由首长,一部分由委员数人行使分:首长制、委员制、混合制;
2.按上下级行政组织享有的职权大小分:集权制(权力集中在上级) 、分权制 、均权制;
3.按机关业务性质及其管辖范围不同划分:层级制、 职能制 、并用制;
4.按处于同一层级的各政府行政机关的指挥监控权,集中或分散于上级一个或多个主体的不同而划分:完整制,集中于一人;分离制,分属于多人。
1982年以前,我国行政领导体制一直是委员制,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24.【答案】D。解析:组织结构的4种形式:直线型、职能型、矩阵型、事业部型。
直线型组织结构是指上下级职权关系贯穿于组织的最高层到最低层,从而形成指挥链的组织结构形成。在直线型的组织结构中,管理者的职责与职权直接对应着组织目标。
矩阵型通常用于从事项目管理的企业。矩阵型就是一方面服从项目的管理,一方面服从公司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形成一种矩阵。
事业部型是通用汽车公司总裁瓦格纳提出的,并被称之为组织管理的一次革命。事业部型是按照产品、地区或者顾客划分,并依据划分的结果成为一些独立的事业部。事业部的特点是独立经营、独立核算,有自己的经营自主权。
25.【答案】B。解析:职务设计指将任务组合起来构成一项完整职务的方式。
(1)职务专业化:将职务化分为细小的任务。
(2)职务扩大化:通过增大职务范围而使之得到横向扩展。职务范围指一项职务要求的不同任务数量,以及工作周期的重复频率。
(3)职务丰富化:通过增加工作的评价职责使职务纵向扩展。职务深度是控制雇员超出其工作范围的程度。
(4)职务转换:周期性地在包含不同任务的职务间对工人进行横向转换。
26.【答案】B。解析:物质经济环境是社会环境中最基本的因素。
27.【答案】C。解析:行政职能是指行政机关在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它既包含政府的行政职责,也包含政府的行政功能。
28.【答案】A。解析:以上下级的权限关系为标准,行政组织可分为集权制与分权制;以各组织机构的职权性质和范围来划分,可分为层级制与职能制;以组织内部行使最高决策的人数划分,可分为首长制、委员会制和混合制。
29.【答案】A。
30.【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
31.【答案】ABD。解析:“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不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且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化。这个判断标准是邓小平根据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提出的一项标准,体现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实质上否定了建国以来对一切事物定性一直坚持的姓“资”姓“社”的判断标准,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而C项与题干要求相左。
32.【答案】 ABCD。解析: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有利于企业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的机制。
33.【答案】ACD。解析:“三个代表”反映的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既是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党的发展方向,也是对党的要求和衡量标准。故ACD正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在战略机遇期的发展目标,与题意不符,所以B项排除。
34.【答案】ABCD。解析: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与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紧密相连,有机统一。
35.【答案】ABCD。解析:所谓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社会的一切发展既依赖于人的发展,又为了人的发展。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根本目标,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基础。具体地说,就是我们各项工作既要全心全意依靠中国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要努力满足中国最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全面的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
36.【答案】ABCD。解析:现行党章是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1987年11月,党的十三大对条文作了部分修改;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对总纲和条文作了部分修改;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对总纲作了个别修改;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对总纲和条文作了部分修改。中国共产党党章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党的十七大对十二大制定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做出了第5次修改,2007年10月21日通过。
37.【答案】ABC。解析:依据我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
(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
(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
(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五)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据此可知:选项D错误,所以正确答案为ABC。
38.【答案】BD。解析:行政复议法第十二条规定: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有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39.【答案】ABC。解析:《行政复议法》第二章第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一)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二)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三)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五)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六)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者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七)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八)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行政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九)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十)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的;(十一)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ABC不在复议范围内。
40.【答案】BCD。解析:行政复议参加人是指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而以自己的名义参加行政复议活动的当事人以及与当事人地位相似的人。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行政复议参加人包括申请人、申请人(公民)的法定代理人、被申请人、第三人和共同申请人、共同被申请人以及申请人、第三人的委托代理人。此外,参与行政复议活动的还有证人、鉴定人,但他们参加行政复议,只是协助行政复议机关查清事实,与案件本身没有直接利害关系,可以称之为其他行政复议参与人。
41.【答案】ABC。解析: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42.【答案】ABCD。解析:根据《民法通则》第37条规定,法人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缺一不可。(一)依法成立。即法人必须是经国家认可的社会组织。在我国,成立法人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根据法律法规或行政审批而成立。如机关法人一般都是由法律法规或行政审批而成立的。二是经过核准登记而成立。如工商企业、公司等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后,成为企业法人。(二)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法人必须拥有独立的财产,作为其独立参加民事活动的物质基础。独立的财产,是指法人对特定范围内的财产享有所有权或经营管理权,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独立支配,同时排斥外界对法人财产的行政干预。(三)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法人的名称是其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标志符号。名称应当能够表现出法人活动的对象及隶属关系。经过登记的名称,法人享有专用权。法人的组织机构即办理法人一切事务的组织,被称作法人的机关,由自然人组成。法人的场所是指从事生产经营或社会活动的固定地点。法人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法人的住所。(四)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指法人对自己的民事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承担全部法律责任。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法人的组成人员及其他组织不对法人的债务承担责任,同样,法人也不对除自身债务外的其他债务承担民事责任。
43.【答案】AD。解析:行政行为的效力内容应当包括先定力、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先定力是其他所有效力的前提,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是行政行为效力内容的四个方面。
44.【答案】BCD。解析:根据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和较大数额罚款(北京市规定对公民处以超过1000元,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超过3万元)等行政处罚决定前必须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45.【答案】ABC。解析:行政处罚的原则,是指对行政处罚设定和实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行政处罚法》对行政处罚的原则作了明确规定:(一)处罚法定原则。它是指行政处罚必须严格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包括四个基本要求:(1)处罚设定法定;(2)实施处罚的主体法定;(3)处罚依据法定;(4)处罚程序法定。(二)处罚公正、公开原则。它是指行政处罚的设定与实施要公平正直,没有偏私。(三)一事不再罚原则。它是指针对行政相对人的一个违法行为,不能给予多次的处罚。(四)处罚和教育相结合原则。(五)保障权利原则。即指在行政处罚中要充分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它要求:不应让无辜的人遭受处罚;要使违法的人得到公正的处罚,受到违法处罚的人得到补救。因此,法律赋予相对人在处罚的过程中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听证权、申请复议权、提出诉讼权以及赔偿请求权。
46.【答案】BC。解析: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发文机关标识应当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当加盖印章。公文形成的具体时间,通常以领导者签发的时间为准,联合行文时以最后签发机关的领导人签发日期为准,特殊情况下以会议通过的时间、印发时间、批准时间作为公文形成的时间。附件应在正文之下(空一行)左起空两格位置标明附件的顺序和名称,不得使用笼统的标注方法。
47.【答案】ABCD。解析:四个选项从不同角度和方面说明了发展的重要性,故都正确。
48.【答案】ABC。解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是以德治国的核心要素。
49.【答案】ABC。解析: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的具体结构由两条红色反线分割成三部分:眉首、主体和版记。
50.【答案】ABCD。解析:公文的作用可归纳为五个方面。(一)领导和指导作用。上级机关发给下级机关的公文,都具有领导和指导作用。上级机关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决定和规定等公文,必然要对下属机关产生领导作用。而批复等公文,则对具体工作产生指导作用。(二)行为规范作用。通过公文发布的一些法律、法令和行政法规等,同样对所辖成员起着规范和准绳作用。(三)宣传和教育作用。公文在传达某一方针政策,规定人们应该怎么做的同时,还要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就增强了它的宣传和教育作用。(四)联系知照作用。机关之间的许多工作是通过公文进行联系、协调的,许多具体问题也是因此而得到及时处理的,还有许多对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信息资料也是这样获得的。因此,公文在保证各机关正常而有秩序地开展工作上,起着极大的作用。(五)依据和凭证作用。各种公文都反映了制发机关的意图,都具有法定的效力,受文机关则以此作为处理工作、解决问题的依据。公文不仅仅传达了发文机关的意图,同时也是证实这一意图的最好凭证。
三、判断题
51.【答案】A。 52.【答案】A。 53.【答案】A。 54.【答案】A。
55.【答案】A。 56.【答案】B。 57.【答案】B。 58.【答案】B。
59.【答案】B。 60.【答案】B。
四、综合分析题
61.【答案】C。解析:依据《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可知,选项C正确。
62.【答案】D。
63.【答案】B。解析:包某不服A市文化局与公安局以共同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应以A市文化局与公安局为复议被申请人,复议机关应是他们共同的上级机关A市政府。
64.【答案】ABCD。解析:行政复议机关经过审理,认为具体行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并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做出具体行政行为:①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②适用依据错误的。③违反法定程式的。④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⑤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
65.【答案】A。
66.【答案】ABCD。解析:上述三个材料中,分别处理了供大于求与供不应求的矛盾(或无效供给与有效供给的矛盾)、生产与销售的矛盾、统一大市场与区域差异的矛盾。
67.【答案】ABC。解析: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和相互转化的关系。在当前我国的商品市场中,同时存在着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无效供给过多和适销对路的有效供给不足两个方面,在无效供给过多中包含着有效供给不足,人们通过创造一定的条件,可以促使无效供给向有效供给转化。
68.【答案】AB。解析: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出来,它要求在承认矛盾的普遍性的前提下着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该企业具体地分析了统一大市场中的区域差异,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实行一区一策,从而大大增强了产品的市场渗透力。
69.【答案】ABCD。解析:买方市场是指在商品供过于求的条件下,买方掌握着市场交易主动权的一种市场形态。其主要特征是:
1.市场商品丰富,货源充沛,消费者能够任意挑选商品。
2.卖者之间在产品的花色、品种、服务、价格、促销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
3.卖者积极开展促销活动。
4.消费者需求是企业生产与经营的轴心。
5.顾客能够获得满意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
6.商品的市场价格呈下降趋势,卖者削价竞销。
70.【答案】ABCD。解析:在卖方市场上,商品供给量少,由于供不应求而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即使商品质次价高也能被销售出去,商品价格呈上涨趋势。这时,买方对商品没有选择的主动权,卖方只关心产品数量,很少考虑市场需求。卖方在交易上处于主动地位。卖方市场的存在,意味着商品交换中买卖双方之间的平等关系,已被商品的供不应求所打破。卖方市场是商品经济特有的现象。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的卖方市场是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之下,伴随着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的复苏阶段和繁荣阶段出现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一定时期,也会出现卖方市场,这也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比例失衡时出现的一种市场状况。
71.【答案】ABD。解析: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我国行政复议实行一级复议制,复议决定一经作出和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当复议决定为终局裁决时,一经送达,即发生执行力,当事人拒不执行生效的复议决定时,复议机关可依法强制执行或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同时《行政复议法》第五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是法律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的除外。
72.【答案】A。解析:市工商局将罚款变更为1万元,已经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故被告应是复议机关市工商局。
73.【答案】BC。解析: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做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所在地的法院和复议机关所在地的法院都可以管辖。
74.【答案】AD。解析:责令停产停业属于能力罚,罚款属于财产罚。
75.【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