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中对立的两个基本派别,它们只能在哲学意义上,即在回答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何者是第一性的意义上使用。除此以外,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这两个用语就没有任何别的意思。
(2)“一元论”和“二元论”
“一元论”是主张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的哲学学说,它分为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二元论”是主张世界存在物质和精神两种性质不同、互不依赖、彼此平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二元论”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但最终倒向唯心主义。
(3)哲学的党性
唯物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是对立的,一切哲学,不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就是从属于唯心主义,这就是哲学上的党性。掌握哲学的定义,必须理解相关的问题,即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注意二者既不能互相代替,也不能相互取消。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不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总和。二者的关系也可称之为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复习本节时应重点掌握:哲学与世界观的区别与联系。(江西人事考试网jx.huatu.com)
思维和存在应加以注意,常以辨析题和选择题的方式进行考核。哲学基本问题及所包含的两个方面: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唯心主义产生、存在的根源,它的两种表现形式及其区别;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征。哲学基本问题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如 1997年理科第1题。此外,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区别,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区别,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对立问题在以往考试中也曾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这两个问题还可能以辨析题形式命题。
哲学的党性与哲学的阶级性既有联系,又互相区别,前者指的是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哲学立场的根本对立,后者指的是在阶级社会里哲学服务于一定的阶级及其利益。哲学的阶级性是哲学的党性的基础,哲学的党性是哲学的阶级性的理论表现。
(4)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物质决定意识,它是第一性的;意识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它是在物质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物质的反映,是第二性的。所以唯物主义既是一元论的,又是可知论的。
【热点推荐】2013年413联考公务员考试备考专题
【最新活动】2013年黑龙江信用社、村官课程6折特惠活动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公务员考试网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