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国考面试真题解析:如何看待政策法规
政策性的社会热点,是各级公务员面试考试命题的重点内容之一。作为未来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和公共资源的调配者,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对各级政府制定或者实施的公共政策有着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是最基本的职业要求,也是各级公务员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就近几年各级公务员面试考试来看,涉及到公共政策的,从考查的内容角度来看,有宏观层面的,也有微观层面的;有国家层面的,也有地方政府层面的;有正面、积极的,必须要支持和拥护的,也有有疏漏、消极的,存在着争议的,要辩证地分析和看待的等等。总之,内容涉及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非常的复杂。从考查的形式角度来看,以综合分析型的题目为最常见。
(一)总述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
我们知道,但凡公共政策型的题目,其考查的重点往往集中在该项政策的制定、贯彻、实施、执行上。关于公共政策的制定,从严格的理论层面来讲,制定政策必须要遵循信息完备原则、系统协调原则、科学预测原则、现实可行原则、民主参与原则、稳定可调原则,只有坚持以上原则,才能保障政策的指导功能、协调功能、控制功能、分配功能。政策的贯彻、实施和执行,其实讲的是一个层面,就是政策的执行。关于政策的执行,就是在公共政策方案被采纳后,政策执行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运用各种政策资源,经解释、实施、宣传和服务等方式,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政策执行的手段主要有行政手段(包括政策的权威性、强制性、对象的有限性和时效性)、法律手段(包括政策的权威性、强制性、稳定性和规范性)、经济手段(包括政策的间接性、有偿性和关联性)和思想诱导手段(包括政策的舆论宣传、说服教育、协商对话等)。一项政策的制定,其质量高低,主要从政策的合理性、政策的明晰性、政策的协调性、政策的稳定性、政策的公平性、政策的科学性等几个方面来衡量。而政策的执行,必须遵循灵活性和原则性相结合、建立有效的制度安排、利用各种执行手段(行政、法律、经济和思想教育)以及重视成本效益分析等原则。
(二)分析决策执行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关于比较细化的应对措施,由于此类题目的答题角度非常广泛,很难有统一的、固定的或者套路式的应对方法,这就需要考生根据不同题目的不同要求,在正确地理解题目信息的基础上,来采取正确的解题思路。比如说,最近比较引起热议的名人故里之争,它属于地方政府决策,也属于微观层面的决策(相对于国家大政方针而言,比如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的确立等)。考生在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完全可以从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方面分析,同时也可以从执政能力、执政理念、政绩观等角度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