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公务员考试面试技巧:如何应对面试官出新题
对于本故事,既全面用到了所给词语,也符合了故事的五要素要求——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并且,故事也体现出积极阳光的心态。
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向上面这道例题这样,在1分钟之内编出一个符合要求的故事呢?
针对该问题,考生可采用的技巧是,首先分析所给词语的内在逻辑关系,或者对词语进行分类,从而帮助考生更好地运用词语。例如,上面的例题,考生可以发现,蚕丝、粉丝两个词语在性质上是有共同特征的,即它们都是我们的生活用品。而摩丝和头发丝两个词语,很明显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因为大家都知道摩丝是用来修整头发丝的。所以考生可以很容易联想到所编的故事与头发有关系,还要和生活用品有关系。而最后的铁丝,和其他词语的内部关系不是很密切,那么这就要求考生在故事中能够引入铁丝相关的情节,从而完成本题的回答。
关于编故事的第二个技巧,就是考生可以多向积极阳光方面靠拢。而如何体现积极阳光呢?考生可以多联系帮助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秉公执法,误解等方面的题材。
例如,根据“公务员,作风,群众,满意”四个词语编一个故事。
那么考生仍然可以采取以上所说的方向来编故事。
小王是一名基层公务员,他工作的内容就是走访入户,了解群众的生活状况和基本问题。由于小李工作积极、乐于助人,深受退休工人们的欢迎,经常有老人夸他态度好、作风端正。面对表扬,小李每次总是谦虚地说:“我们是人民的公务员,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让群众满意。
奠定了这个基调之后,考生可以想出一个个性化的故事情节,植入小王的行为中,从而使本故事更加形象具体。
最后,对于串词编故事的题目,考生如果一时没有思路,可以采用一个几乎可认为万能的对策,就是看电视或者浏览网络。因为电视和网络有很大的信息量,我们可以从中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也就可以帮助我们回答串词编故事的题目。
当然,对于此类题目最好的答案仍然是考生自己个性化的答案。因此,仍然是希望考生在复习备考的时候,能够兼顾此类题型,多练多说,从而让自己遇到各种题型都能够处变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