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考面试热点:北京鼓励用人单位给予员工“孝老假”
@每日新报: 在重视天伦之乐和传承弘扬“孝文化”的中国,类似“孝老假”概念的提出正逢其时,也收获了很多赞许。然而,赞许归赞许,很多人还是对“孝老假”能否真正落到实处,会不会沦为“纸上福利”有疑虑。就如“带薪休假”看上去很美,很多私有企业的职工却总是可望不可即一样,有人调侃说,“能先把周末还给我吗?”也别说“带薪休假”这个近些年才有的事物,就是实行了三十多年的探亲休假制度,除了在机关或大型国企还保留着,在很多企业已经名存实亡了。很多职工甚至不知道有这个制度,有的人即便知道也不能休或者不敢休,因为探亲期间,有的单位只给基本工资,但业绩考核照常不误,吃亏的还是个人,在此情形下,也只能“望假兴叹”了。
而探亲假在一些企业不受待见,也不全是老板苛刻。因为探亲假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制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现实。很多企业的员工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而探亲假动辄20天的假期,给企业造成的工作、生产不便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一些人认为,与其增设“孝老假”等新假期,不如改革现行的探亲假,让它更加接地气。比如,不刻意区分职工是否和父母分居两地,不机械地一休就是20天,交给职工跟企业协商,只要一年的休假天数一定,可以化整为零。如此,长期搁置的探亲假可以被激活,既能够满足员工照顾老人的需要,又能充分考虑到企业用工的苦衷。
说到企业的苦衷,假期虽好也不要太过增加企业的负担。北京称鼓励用人单位给予员工“孝老假”,是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吗?若是,则不管是探亲假还是“孝老假”的推行,阻力都会更小一些。
@湖南日报祝建波: 中国正加速迈入老龄化社会。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37亿,几近总人口的10%。而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则显示,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占到了老年人总数的一半。
尽管包括养老服务、医疗保健、休闲旅游、保险金融等在内的银发经济正在蓬勃开展,但来自子女的亲情关怀、精神慰藉却不是任何物质生活可以代替的。在“百善孝为先”的传统文化氛围下,在国家鼓励“常回家看看”并将其列入法定义务的时代背景下,类似“孝老假”概念的提出正逢其时。然而,倘若没有与之相应的配套措施和明确标准,“孝老假”的良善用意,恐怕也只能沦为“纸上福利”。
近段时间,无论是“孝老假”还是“独生子女护理假”或者“痛经假”政策的出台,都获得了民众的赞许,但伴随而来的也有人们的质疑---这些假期能落实吗?就拿带薪休假来说吧。大多数民营企业、中小型企业都是以“不倒扣工资”为原则给职工放假,基本不存在假日工资。换句话说就是,劳动者只有“在岗在位”才能“多劳多得”。面对生存压力和激烈竞争,保“饭碗”已属不易,哪还敢嚷嚷着放假。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加班文化”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带薪休假”喊了这么多年,都未能很好地解决,现在再提出一些新名目的假期,只会增加实施的难度,让公众更加焦虑。只有解决和落实好了“带薪休假”这样的“大众福利”,确保每个人的基本福利以后,才可能实施“痛经假”“孝老假”这样的“小众福利”。
华图解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华民族有着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随着中国渐入老龄化社会,这一传统被赋予更为深广的内涵。近年来,我国也在通过养老、人口等政策制度改革,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事实上,“孝老假”除了直接赋予职工假期福利外,更是营造社会孝文化的一种方式,因此不管执行效果如何,对这一假期的倡导,本身就是一种孝道宣扬,有较多单位响应固然可喜,没有也未必就是失败。某种程度而言,“孝老假”既要看重结果,也要重视过程,而推广过程中所传递的思想观念,也是不容忽视的收获。
然而,网友的担心也不无道理。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仅有美好的愿景是远远不够的。拿现实情况来说,不少企业本来就已经面临着成本上升的难题,假如没有相应的配套、“降成本”的努力,“孝老假”很有可能只会成为“纸上假期”。在这个意义上,以政策的形式鼓励员工为长辈尽孝,一方面值得肯定,另一方面,只有相关的保障措施与休假政策“齐头并进”,“孝老假”才能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