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公务员面试热点:工匠精神成为新热词
在2017年公务员面试中,面试题目一般都会跟当今社会的一些热点现象紧密相关。准备面试的小伙伴一定要及时关注新闻热点,好好备考,走好最后一步。华图网校特为大家分享2017年公务员面试热点:工匠精神成为新热词,希望可以帮助考生们顺利备考。
2017年公务员面试热点:工匠精神成为新热词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1.2016 年3 月5 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要突出抓好提升消费品品质、促进制造业升级、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三个方面。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2.《大国工匠》中的8 位传奇工匠,显然都是央视精挑细选的国宝级代表人物,他们都在各自非常重要的岗位上从事着非常重要的工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这些工匠艺高技精,显然不可能一日功成,往往都是几十年的磨炼,才能成就惊世奇功,他们身上都有甘于吃苦、甘耐寂寞的“老黄牛”精神。《大国工匠》的报道印证了这一普遍规律。然而,如果计较了报酬收入,是否就不具有“工匠精神”?这些为国家、为企业做出特别贡献的国宝级工匠们,到底能不能在自身待遇的获取上与时俱进、与市场接轨?能够在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坐怀不乱”,确实不可多得,精神可嘉;但若能够劳有所获,付出与收入对等,满怀自豪与自信地体面工作,这些身怀绝技的工匠们,是否会有更多的激情?胡双钱平均每周有六天泡在车间里,作为一个一线工人,他没能给家里挣来更多的钱,只是带回了一摞摞的奖状证书。直到一年多前, 一家人才从住了十几年的30 平方米的老房子里搬了出来,住进了贷款购买的上海宝山区70 平方米的新家。反差如此之大的梦想与现实,如何能够安慰工匠大师们的付出?虽有国宝工匠的荣誉称号, 却在现实生活面前捉襟见肘,这又如何能激励面临巨大生活压力的年轻一代追随?
3. 众所周知,“工匠精神”是追求极致的精神,是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是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的信仰。这样宝贵的职业精神如何培养?自然离不开职业院校开设相应的理论课程进行系统的引导,并在具体的实习操作中强化训练。可以说,培育“工匠精神”,职业院校责无旁贷,但大家似乎把工匠精神的培育全部推给了职业院校。然而,“工匠精神” 的培养更离不开企业的参与,我们更应充分发挥企业作为育人主体的作用。令人遗憾的是,在“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培养方面,国内企业做得非常不够。与许多发达国家名企辈出、品牌扎堆相比,我国的长寿企业、百年品牌寥若晨星。据报道,截至2015 年,全球寿命超过200 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 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 家,荷兰有222 家,法国有196 家。企业何以长寿?根本秘诀在于他们非常重视传承宝贵的“工匠精神”!而我国的“工匠精神”却失传已久,普遍被“差不多”文化所取代,“差不多就行了”甚至成为车间和作坊之外很多人的生活态度。企业(家)对眼前的利益趋之若鹜,山寨产品漫山遍野,“快挣钱,挣快钱”成为众人心照不宣的追求,鲜有人守得住寂寞,崇尚和维护“工匠精神”,再加上目前职业院校对“工匠精神”的培养和塑造力度不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学校的专业课教学采用公共课的大班化教学模式, 教学和社会实际脱节等诸多因素,最终导致“中国制造”难成“中国创造”。这样的文化氛围里,“工匠精神”的没落和消亡也就在所难免。更令人担忧的是,企业自身的这种职业态度还会对职业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负面影响。
4. 中国企业缺失工匠精神,很多人认为症结是快,新公司不停涌现,企业家们不断追逐着风口,而未像德日等国,有大量的百年老店。但新生代创客就可以说没有工匠精神吗?或许未必。有些创业者,几乎不靠融资也不追求上市,用多年时间成为行业的领军者。传统的慢工出细活的工匠精神正在被互联网颠覆--追求创新、缩短研发周期、更早的将产品推向用户、快速迭代--这都是互联网从业者脑海里难以撼动的教条。没有哪一款一开始就完美。所以连微软和苹果都不断地升级版本以及推出各种补丁,但我们不能因此说两家公司没有工匠精神,而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浪潮中,创客们脑洞大开的产品也是在市场的历练中慢慢臻于完美。
5. 电视上选几个制造业的佼佼者,展示一下才艺,无可厚非, 但很多民众就由此判断我国具有工匠精神的人就只有这几个。不像德国,随便走进一家店就可以看到匠人。
在德国的锅具专卖店里,一个中国顾客问:“你们德国人造的锅可以用上100 年,因此每卖出一口,实际上也就丢失了一位顾客, 以后人家不用找你了。如果造一口锅,5 年就到头了,顾客每5 年就得再找你一次。仔细想一想,划得来吗?你们为什么要把东西搞得那么结实呢?把它的使用期搞短一点,你们不是可以赚更多的钱吗?”
德国人的回答是:“所有买了我们锅的人都不用再买第二次, 这就会有口皆碑,就会招来更多的人来买我们的锅,我们现在忙都忙不过来呢!我们一家厨具厂,是二战后从过去的兵工厂转产过来的,前后也不过几十年时间,就卖出1 亿多口锅了,你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少人口吗?快80 亿了,还有70 多亿人口的大市场在等着我们呢!”
中国顾客听得目瞪口呆!
6. 工匠在古代被称为手艺人,意为熟练掌握一门手工技艺并赖此谋生的人,如铁匠、木匠、皮匠、钟表匠等;在现代则可泛指家庭作坊、工厂工地等生产一线动手操作、具体制造的工人、技师、工程师等。如果说“求知”是科学精神的内在追求的话,那么“造物” 就是工匠精神的伟大使命。“造物”的精神追求就是工匠精神的集中体现,其构成要素表现为工匠技艺在经验、知识、器物和审美四个层面的相互统一,其历史形成过程表现为工匠行业的伦理关系、制度规范和文化模式演变。
不管是手工作坊里的“子继父业”或是手工业行会里的“师徒相授”,工匠间技艺的传承方式多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完成。尽管这种技艺的传授方式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即技艺传承面临着极大的不稳定性和“失传断代”的风险,但它依然是过去工匠学习技艺的重要方式。一方面,学徒能否掌握技术、学到本领,自身的才智、悟性以及刻苦练习程度成为能否学成技艺的决定性因素,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学徒必须尊重技艺,才有可能学会技艺; 另一方面,学徒对待师傅的态度也成了能否学成技艺的关键性因素, 学徒为了学到技艺,必须做到恭敬师傅、尊重同门。中国历来就有“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之说,工匠精神就在这种尊师重教的师道传统中得以发扬光大。
人们通常认为,“制造”就是严格地按照技术标准和生产要求, 批量生产某种技术制品的过程,甚至认为“制造”就是重复和模仿。然而,对工匠而言,制造器物的过程不同于标准化工艺下的大规模机器制造,“制造”意味着对其技术目的的再次创造。工匠制造器物主要是凭借其技艺,按照近乎严苛的技术标准和近乎挑剔的审美标准,不计劳作成本地追求每件产品的至善至美,通过化繁为简的制作手法赋予每一件产品生命。要达到这种制造境界,除了工匠所掌握的熟练的技艺经验外,还要求工匠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平和的制造心态,也只有做到了这些,工匠才能心无旁骛地制造出一件又一件的精美器物。
对于绝大部分工匠来说,养家糊口是其从事工匠行业最直接的现实目的。如何通过自己所掌握的技艺来谋求尽可能多的经济利益、稳定其社会地位、巩固其社会关系,是工匠凭借其技艺立足社会后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于是创业成为工匠凭借其技艺成就事业的最好途径。历史上,许多知名的制造业企业,起初都是靠一个或者一批唯实笃行的工匠的艰苦奋斗奠定其日后发达的基础。例如,世界知名光学仪器制造企业--卡尔? 蔡司公司就是靠最初在耶拿创立了一家精密机械及光学仪器车间并成功应用了创始人之一恩斯特? 阿的科学成果,其领先的技术深受行业推崇,其产品畅销全球成为行业翘楚。
工匠的“造物”能力和技艺不仅是衡量和决定工匠水平高低的先决因素,也是工匠智慧和灵感的集中体现,创造精神是工匠精神的灵魂所在。然而,与爱因斯坦所说的那种科学研究中顿悟式“灵感”的创造性不同,工匠的创造性更多表现为累积式的渐进和改良。从工艺流程上看,工匠们不仅会从材质选料、毛坯定型、模具制作等“先天”方面进行塑造,还会从机械加工、成品打磨、喷涂抛光等“后天”方面对之加以改进。工匠根据自己长期的技术实践经验和对技术方法的思考,对前人的发明制品或技艺进行改良式的创造, 以得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技术制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就是工匠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表现。
工匠操持技术、制作器物和传授技艺的过程是“意会知识”从隐性转化为显性的实践过程。工匠的技术实践活动不仅符合“意会知识”的种种特征,还可以从“知”、“行”两方面进行描述。工匠从学徒时起,就需要尽可能多的“知”,除了要向师傅学习各种工具的使用和操练技术环节中的关键窍门外,还需要在平时自己操持技术时,对师傅所授的技艺“心得”不断加以揣摩和领悟,并长年累月地坚持;在“行”的方面,工匠不仅需要对自己所制器物进行反复比较、总结,以期加以改进,更需要大胆实践自己的设计理念,勇于突破前辈的发明创造。可以说,“知”、“行”的结合程度是影响工匠技艺造诣高低的最直接因素,也只有在技艺的操持过程中做到了知行合一,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工匠的技艺水平。
7.“维维豆奶、欢乐开怀”,每次看到这则广告总会让人联想到一切与美好有关的事物。维维从一颗大豆起家,将一颗普通的大豆打造出了82 亿元的品牌价值,也正是在品牌力量的推动下,维维集团充分利用技术、资本和管理的优势,迅速在全国进行行业整合和扩张,创建了中国食品工业的民族品牌。维维豆奶创始人崔桂亮在谈及品牌建设时表示,“感恩社会、感恩民众、善行天下”是维维的品牌文化,也是维维的品牌之魂。品牌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企业要牢固确立品质第一的思想,对标国际前沿,不以规模速度论成败,不以短期经济效益为追求,用一颗匠心精心培育制造品牌。
添加您的专属公考咨询师
扫码免费领取专属学习礼包
领取资料 咨询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