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事业单位面试热点:地震面前,请谣言止步
现代金报:支持抗震救灾 不造谣不传谣
四川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截至目前已经造成十多人死亡,上百人受伤。
网友们纷纷在朋友圈转发相关消息,并且为地震灾区百姓祈福。然而与地震消息一起出现的,还有各种各样的谣言,有人把当年台湾高雄地震大楼倾斜的图片发出来,让人以为是九寨沟地震的现场情景,人为夸大了地震灾情。更有甚者,还有人打着中国地震局四川分局的名义,表示会在8月9日3时左右,再次发生余震,届时陕西西安、汉中、安康、甘肃兰州、张掖、青海西宁等地都会被波及。
如果说第一种谣言还只是涉嫌夸大地震灾情的话,那么第二种谣言,则极有可能让网友和公众信以为真,在社会上造成恐慌情绪,带来严重的社会后果。
上述地区网友和公众如果轻易相信了这样的谣言,势必会在恐慌焦虑情绪之下采取各种措施“避震”,由此造成生产中断、生活混乱,以及社会正常运转秩序的停滞等等,这些都会给整个社会以及无数人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和各方面的损失。
对绝大多数网友和公众来说,并不能亲赴现场进行抗震救灾,但这并不表示我们什么都不能做,关键是看我们怎么做,如何做。
在微信朋友圈转发关于地震消息、普及地震科学常识等,都可以算是一种正常反应,如果灾区人民有需要,参与捐款捐物,更是对抗震救灾的一种直接支持,但是捏造、转发和传播各种和地震有关的不实消息、谣言,则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做的。
换句话说,面对地震,我们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也是对灾区群众的一种呵护、一种祝福。更何况,有些谣言涉及到的,还不仅仅是地震灾区,而是其他地区,所带来的社会危害自然也就更大。
谣言止于智者,似乎更像是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
对现代社会来说,谣言更应该止于制度、止于法律。从制度角度来讲,有关部门在地震发生之初,在启动抗震救灾机制同时,也应该启动辟谣机制,让真相跑在谣言前面,不给谣言生存留下余地和空间。从法律角度来讲,则应该依法加强对造谣、传谣者的打击力度,让那些不怀好意、缺乏社会责任感、恶意中伤者付出应有的法律代价。(苑广阔)
西安晚报:真相跑赢地震谣言 见证网络自净能力
在灾情面前,恶意造谣着实令人气愤,但令人欣慰的是,这次在与谣言的赛跑中,事实真相跑在了前面。满屏的“不信谣不传谣”“别信,这些都是谣言”以及各类科普贴等,再次证明了一个真理: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真相。
吃一堑,长一智。经历了数次由谣言造成的“次生灾害”后,网友们理性多了,一些诸如借地震实施短信诈骗等谣言刚一出现就被揭穿。有网友调侃,辟谣的太多,骗子明显不够用了。
网友在灾难面前的这种理智和定力,除了源自一次次被忽悠后的经验教训外,更主要的还是因为网络空间已建立了一种基于法治的约束机制。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造谣传谣将会付出代价,借灾难造谣传谣更是“罪加一等”。近些年来,无论是大V还是普通网民,因造谣传谣而受到惩罚的都不乏其人,“不造谣不传谣”已成为网络共识。
当然,威力更大的“谣言粉碎机”是权威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九寨沟地震发生后,相关部门通过官网、官微、客户端等多个渠道第一时间发布官方信息,新老媒体一起上阵、及时介入,大大压缩了谣言传播的空间。当大量碎片化的信息汇集在一起,反复交叉、验证,事实真相就会水落石出,谣言不攻自破。
在这个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规则制度的完善、政府部门媒介素养和应变能力的提升、网民法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增强,造谣传谣成本和难度在不断加大甚至变得不可能。这就是网络的自净能力,一旦被激活,就会释放出强大力量,让谣言无处遁形。
网络注定要经历一个从混沌到有序的发展过程,我们应看到并肯定正在发生的积极变化,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某些不甘寂寞的人仍在蠢蠢欲动,就此而言,涵养网络的自净能力依旧任重道远。(陈广江)
以上就是2017年事业单位面试热点,希望可以帮助考生们顺利备考面试,想了解更多事业单位面试资料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