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北京 > 公务员 > 综合辅导 >
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应届生该何去何从?
2011-04-14 13:05  华图网校 点击:

  古人云:“人才举,事业兴,国运昌”。故,公务员考试,意义重大!然而,现在的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已经不再是应届生参与角逐的舞台,那么,对于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应届生究竟该何去何从呢?

  当今的社会,是重能力、重素质、重德行、重实干的社会。古人曾说:“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二流之人,能识二流之善。”历史也证明,选出人才的优秀与否和选才者自身的德才素质直接相关。如果选才者德才兼备,必然有识才之慧眼,任才之高德、举才之贤德。反之,则会埋没人才,与选拔优秀人才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大多数用人单位在考查应聘者时都把才能和德行结合起来,希望自己的员工能德才兼备。尤其是公务员,政府工作人员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对才能和德行的更高要求。作为应届毕业生,一定要牢记,应把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培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优胜劣汰,取得成功。

  当被问到职业的选择时,很多毕业生都会毫不犹豫地说:“我想去国企”、“我想去事业单位”、“我想要有编制的工作”等等。确实,这些职业可以给我们提供稳定的收入、有保障的生活、较高的社会地位。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很多毕业生由于专业的缘故,由于没有社会背景的缘故,最终无法参与公平的较量。人才被埋没,公平又何在?所以,绝大多数的人选择了报考公务员。公务员考试被称为“玻璃房子里的竞争”,说明这项考试所体现出来的公开公平公正。因而,公务员公平、公正的招考制度给了我们一个参与公平竞争、以实力赢取胜利的平台。然而,目前在北京市公务员的考试中,应届生不再有准入的门槛,报考者必须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这时就需要应届毕业生能够审时度势,为自己规划一条正确的职业道路。

  对于职业规划,有人说:“先就业,再择业。”我认为,这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第一,先就业,对于我们自身的定位,以及自身所能够适应的职业与岗位可以做到充分的了解。同时,可以使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得到进一步的锻炼,为以后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先就业,可以为我们提供基层工作的经验,这为我们以后继续报考公务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很多考生都是工作几年之后,又选择报考公务员的,这时,他们就有了更有优势的竞争力,无论是从笔试抑或是面试,都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众所周知,公务员笔试对考生的知识的考查是非常全面的,而面试又是对考生实际工作能力的综合考查,所以,具备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对于参加公务员考试,是有绝对优势的。这为应届毕业生自身更好的发展、实现最初的职业初衷,也有极大帮助。

  对于公务员这个职业本身来讲,工作性质稳定,只要是“敬业”、“爱国”、“不违反国家法律”,基本上不需要担心“裁员下岗”、“新人抢位”之类的窘境。收入稳定,社会地位较高。同时,公务员的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健全,不仅在职教育享有“学费补贴”,而且享有优惠的社保待遇和公费医疗。这也是很多人一如既往报考公务员的原因之一。另外,从自身发展的角度,35岁之前都可以报考公务员,这也给更多地谋求自身发展的人提供了一个非常巨大的提升空间,只要你有能力,那么在这个岗位上是很容易实现自我价值,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的。因此,鉴于目前的社会现实,鉴于目前高昂的生存成本,很多人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条“公考之路”。

  所以,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讲,一定不能放弃追求自身更好发展的机会,要学会创造机会,也要学会利用机会,“自助者天助”这句话说得非常好,尤其是在现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只有你的实力才是你永不退色的保证!公务员考试是智慧、策略、心理等综合的较量。所以,努力很重要,但选对方向更重要!

  而一旦明确了公务员这个职业目标,应届生就应该及早做准备,在大多数人还在为未来迷茫的时候就制订备考计划,踏踏实实地积累工作经验,并为接下来的公考做好准备。众所周知,2011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出现较大调整,由一年两次招考改为一年一次招考,考试时间定于上半年,同时调剂也将由一次改为两次。这就需要考生抓住每年一次的招录机会,在科学的指导下摸清公务员考试规律,通过学习、练习、复习来掌握公考方法和技巧,在答题中体现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有条件的考生也可以通过参加专业培训来快速提高应试能力,从而把握机会,赢取胜利,顺利步上公职之路,实现自己一举成“公”的梦想!

看过本篇的网友还看过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2012北京公务员考试课程
华图网校命中2012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