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的队伍(社会上称考“碗”一族)不断壮大,一方面因为职场高压下求稳定的心态,让越来越多职场人加入其中,另一方面因为不少女性喊出“要嫁就嫁公务员”、“至少也得是个事业单位的”的口号,在就业压力下,把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当成实现完美就业途径的还大有人在。
为了捧上公务员、事业人员这个“铁饭碗”,许多人都拿出了“豁出去、搏一把”的精神,向每年有限的职位发起一次次冲锋。然而职位总是太少,“炮灰”总是太多,不管是大学生还是职场人,一旦考“碗”梦碎,接下来是继续考还是去求职谋发展,无疑成了他们最大的纠结。
连考四年却都落马
从2006年美术教育专业(大专)毕业至今,学武(化名)在国考、省考等考场上辗转奋斗了21次,他不但未能成为国家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而且至今他连工作都还没有。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做了4年的梦,应该醒了。
大学快毕业时,他看到班上2/3以上的同学都报名考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于是他随大流也报了名。虽然准备了两个多月才上考场,结果还是折戟而归。第一次考“碗”以失败告终,但学武却轻松在楚雄找到了一当地小有名气企业的一个职位。然而外人看来的风光无限,学武却认为专业不对口,公司管理过于严格等,最终放弃工作。于是,考事业单位的念头蹦了出来。到10月份,他参加了事业单位考试,可这次他还是被挤下了“独木桥”。
原本只是想找一份衣食无忧的稳定工作,却依旧榜上无名,就在自己想放弃考“碗”梦时,家人却一再引导并鼓励他为了今后的工作稳定,继续考“碗”。于是,抵不过家人的热情与期望,学武只能硬着头皮上,有时还得乘了汽车换火车,去别的州市参加考试,那段四处赶考的日子,让他疲惫不堪。
今年1月,学武在蒙自一家企业找了份内刊美编的工作,总算与专业沾上了边,工作干得如鱼得水。她原本不准备参加2010年公务员考试,但耐不住家人的轮番劝说,最终又不得已辞掉工作再次报了名。前不久成绩出来,她再次名落孙山,心情特别沉重。
从盲目报考到自己想考,再到失败后的不断打击与迷茫,学武回头审视自己几年来考“碗”的心路历程:“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无非是求个稳定,可我花了4年的时间,努力了却没有任何成果,这让我感到十分失败。”
如今,考“碗”梦再次被打碎,28岁的学武说,自己已经没有太多时间再耗下去了,身边的朋友不是结婚生子就是事业有成,唯独他还两手空空,因此,就连一年一次的同学聚会,他都不好意思去参加。
采访中,像学武一样执著于考“碗”的大学生不在少数,经过屡考屡败的打击,他们中不少人意志消沉,对自己没信心。甚至害怕提起考试、工作等字眼。是再考,还是另寻平台谋发展,他们举棋不定。
考“碗”需要更加理性
大学毕业生试图通过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来缓解就业的压力,省去求职的奔波;职场人士希望借此进入政府机关,从此一劳永逸。尽管成为一名国家公务员、事业人员可能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美好期望,然而回到现实中,可以顺利成为一名公务员或事业人员的毕竟是少数。而对于落马的考“碗”一族,无疑就成了“碎碗一族”,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的“碗”碎了,他们的职业生涯又该何去何从?各界人士纷纷为他们把脉。
在劳动部门工作的赵晓檾女士分析,工作稳定、地位待遇越来越好是很多人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的主要目的。但是很少有人冷静地思考过自己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的真正动机是什么,对所报考的工作岗位具体职责是否了解,是立志从政干事业,还是追求工作稳定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找出答案。
“从学武的故事中不难看出,他的考‘碗’之路始于大学时代的跟潮报考,尔后因为对当时的工作不满意而再次尝试,后来就纯粹是为了满足家人的期望而考。”在教育部门工作的李盟先生则分析,现在有很多人在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时,大都考量自己报名条件是否符合,该岗位的竞争是否激烈,而不是更多地考虑这个工作自己是否感兴趣,是否能够胜任,一旦被录取,未来的职业发展将会怎样,他们并不知道。“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为了考试而考试,只会无谓地浪费时间和精力,同时也很可能失去更加适合自己的职业机会。”
“无论报考公务员还是事业单位,都需要对自身情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包括职业取向、商业价值以及职业机会,通过综合评估来确定自己是否适合当公务员或事业人员。”在政府部门做了10多年公务员的高庆国先生说,当前部分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需要有所调整,成为公务员是能够获得稳定而可靠的收入,但绝不是凭此敛财、发财的途径。一些人认为公务员工作清闲,适合混日子,他说,其实许多公务员却因工作繁杂、责任重大而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在新闻媒体工作的何碧女士说,考“碗”的路虽然艰辛,却依然有人为它前赴后继。而最痛苦的,莫过于那些在考“碗”路上充当“炮灰”的人。考“碗”族付出了金钱甚至是青春,结果换来的却是一场空。何碧认为,考“碗”族一定要提前确立好自己的职业定位以及未来的规划。先看看自己是否适合考“碗”这条路,再去全身心投入也为时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