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公务员通用 > 面试辅导 >
国考必备:公务员面试1000题详解(40)(2)
2011-12-27 17:15  华图网校 点击: 载入中...

  6、北方为优化县级干部结构,决定今年引进50多名博士,并计划3年时间引进150名博士生进入县级领导岗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答:其实为了优化县级干部结构,引进博士的想法出发点是好的。但我感到这做法不妥。1、在一个县级单位通过引进博士来优化干部队伍,提高干部总体知识水平,愿望是美好的,但实践出真知,事物的好坏要通过实践才能得出结论,用博士在县级实践,的确大才小用。2、这种做法不结合中国的国情,很难收到效果,因为中国研究生以上的人才毕竟是少数,如果每年都要这么多的博士人才在基层加强四化建设,不切实际,同时对人才也是一种过度消费。3、行政管理不同于科研,行政管理除了需要较强的理论功底外,实践经验尤其重要,不是说博士生的实践经验一定不丰富,但如果过份强调博士的头衔而忽视其它,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我认为这种做法不妥,应该实事求是地结合现状来提高干部自身素质,才能起到优化结构的效果!

  7、目前在网上经常有提供面试咨询的现象和人员,怎样看待这种现象和理解这种动机。该如何回答?

  答:1、这是一种好现象。现在考公务员的人很多,而很多考生需要这方面的培训和辅导,有需求就有供应。这是正常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这一方面可以帮助考生实现自己的梦想。另一方面也能够为国家培养和输送更高素质的人才。2、对这种现象要正确引导。目前很多培训机构鱼目混珠,良莠不齐,要正确规范。不能让一些没有水平的人误导考生,更不能让一些骗子在网上骗钱。3、只要是真正有价值、对考生有帮助的培训机构或网上辅导,我们要大力扶持和鼓励,不可因为其收费而盲目排斥。因为有劳动就应有价值,越是公益事业越需要得到全社会支持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不能杀鸡取卵、涸泽而渔。

  8、近来,网络上出现某女子用高跟鞋活活把猫踩死的虐猫事件,对此,你怎么看?

  答:对于网络上的虐猫事件,我早就在天涯社区、网易等网站看到过,并给予了持续关注。对此事件,我谈三点看法:1、我认为人和动物都是地球上的一员,应该和睦相处。人类不善待其他动物,只能是破坏自己的家园。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恶是毁灭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更何况以一种残忍的方式无谓的残害生命;这是每一个文明社会成员应有的共识,我们对残忍行为绝不能漠视甚至认同。2、因为没有法律依据,我们没有什么具体的措施去惩处这种现象,只能从道德层面去谴责他们。所以,在反虐待动物立法方面,我国应该尽早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以明确权利和义务,也使处罚有据可依。3、一些极端的网友“残暴”地站在法官的立场上泄愤,虽然是出于保护动物的善意。但是保护动物的善意应来自仁爱,而这种仁爱是在尊重、爱护同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情感,不是一个凭空掉下来的概念,更不是一种孤立存在、游离于人学之外的价值观。我们在呼吁大家热爱动物,呼吁动物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尽早出台的同时,我们也呼吁尊重人的权利,不要把“虐猫”变成了“虐人”,尤其不要以一种残暴取代另一种残暴,以一种不道德或不法行为制止另一种不道德或不法行为。

  9、如何看待“做官先做人”?

  答:1.古老的话题,永恒的话题,他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为人的重要性。2.无论官多大,在整个社会关系中仍然是普通的一分子,在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面前没有任何特权。3.仅靠权力和地位去推动工作,不依靠领导的个人魅力是远远不够的,“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10、谈谈你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看法?

  答: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术思想的一条最重要的人际交往原则.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能强加于人,它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考虑对方的感受,不能苛求于人的道理.1.它的一个要点就是通过换位思考,了解别人的欲望和需要,就是当自己要对他人做什么事时,先想想自己是否愿意遇到这事,如果自己不愿意,就不能对他人做这件事,我们不愿意被偷,被抢,被杀,所以我们也不能对他人做这件事,衡量的标准当然是自己,是自己的"不欲",从而不会因为自己的私欲而损害侵犯他人的利益,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最终的目的达到社会的和谐.2.正是从换位思考这个角度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他本身隐藏的一个价值设定就是:自己不喜欢的别人也肯定不喜欢.但这个价值前提是明显靠不住的,“己所不欲”实际包含了以下的三种可能:一、自己不喜欢,别人也不喜欢。二、自己喜欢,别人不喜欢。三、自己不喜欢,别人无所谓。如果交往中遇到的是后两种情况,那么固守这样的原则,显然是不合适的,有可能人为的造成冲突.“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不存在需要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说的就是每个人的价值观念不同,生活地域不同,生活经历,个人倾向,世界观不同,于是对自己需要的事物也必然千差万别.所以对于传统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要不予以分析全盘接受,只有批判的进行扬弃,使用时结合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是我们应该做出的选择!

看过本篇的网友还看过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一周资讯排行
本月资讯排行

更多>>名师讲座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