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坚持既打苍蝇又打老虎,才能打消更多地方的侥幸心理。这是公众的殷切期盼,也是土地问责的威力所在。
问责的板子重重地打了下来,打在了违法用地者身上。
仅今年上半年,就有698名违反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相关责任人被移交司法和纪检监察机关追究责任。依法拆除违法构建物486.8万平方米,没收违法构建物1181.3万平方米,收回土地1.8万亩,罚没款8.6亿元……
板子打下来了,痛不痛?当然痛。被问责的人痛,土地在痛,老百姓更痛。违法用地的行为,其实是一种“明知故犯”。河北香河“以租代征”,坑了农民的同时,也坑了开发商。坑了庄稼、坑了耕地的同时,也坑了一些官员,更坑了香河的发展动力,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大家都明白,违法用地是死胡同,行不通。但前事已忘,后事不师,违法用地还是屡禁不绝。仅今年上半年,全国就发现违法用地行为3万件,涉及土地面积27.8万亩,违法用地行为同比上升8.0%,涉及土地面积增加14.8%,违法用地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究其原因,就在于当地政府“心切”——地方发展心切,对土地收益的追求心切,对GDP的器重心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较高的平均增长速度,体制机制改革释放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然。当前,在投资、消费、外贸三驾马车不断推进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今年上半年,GDP增速就达到9.6%。但由于生产要素竞争力在各地分布不均,经济增长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按理,各地当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但在经济增长几乎是一个狂飙突进的时代里,各地对待发展心态,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东部要超越自己,中部要迎头赶上,西部更是等不得。
要发展,什么最直接?什么最快?什么最简单?大家的心思都绕着土地打转转儿。不少地方干脆把发展的第一要务放在土地上,道理很简单,“种房子”肯定比种庄稼值钱;出售土地收益率高,变更土地使用性质,可以比从事任何产业都要划算。于是,违法用地在各地此起彼伏,按下葫芦瓢又起。如果大家都站在局部立场上,都是算自己家的账多,算国家的账少,难免看不清全局,认不清形势,干出糊涂的事情来。
国土资源部近年来一直在加大土地违法问责力度。用卫星定位检查来震慑,以“约谈”主要负责人对地方“施压”,从这次问责对象看,一线城市不敢公然铤而走险,没有出现在问责名单中。然而,总体不断上升的违法用地行为表明,“保卫土地”的任务相当艰巨。
尽管问责力度不断增强,但面对“问责力度难以完全遏制违法冲动”的局面,尤其是人们对“只拍苍蝇不打老虎”的重重顾虑,除了继续抬高违法成本,还应看到,只有坚持既打苍蝇又打老虎,才能打消更多地方的侥幸心理。这不仅是公众的殷切期盼,也是土地问责的真正威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