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
中央、地方两套卷子完全不一样
以往的《申论》考试,无论报考的是副省级以上单位的职位,还是地市级岗位,试卷的一个特点是,《申论》的材料主题是相同的,或是相近的,只是在4道问题的设置上有区别。而今年《申论》的两套卷子则是彻底“长了两个样子”。人事专家分析,这与今年公务员考试中突出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考生区别考察的要求是相符合的。
记者注意到,今年无论是副省级以上还是地级市试题,都很注重实际问题的考察,如副省级以上试卷中,有一题要求以国家和政府的名义,结合黄河的历史、治理文化、精神制作一个宣传手册,地市级试卷中有一题要求以县政府的名义写一封公开信,对L县宣传技术性学校的办学模式,以及更好地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根据给定资料3,以教育局的名义给中小学家长写一封信。制作宣传手册、写公开信的形式在以往公务员考试的申论当中也没有出现过。
《申论》也变脸,考生有点抓不到感觉。记者昨天在采访中发现,对于一些比较实的题目,考生做起来比较顺手。“我考的是地市级,以县政府的名义写公开信,以乡村支教老师总结希望小学被废弃的原因,我都可以带入身份,在材料中分析观点,以往也都出现过,所以做起来比较顺手。”在网站工作的考生秦小姐告诉记者,但最后一题,以乡村文化、乡村文明缺失为主题写一篇文章,她就觉得可以涉及的内容太多,反而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真正让大部分考生犯难的还是副省级以上试卷中的“黄河精神”。“最后一道大作文要求以‘黄河的精神’为主题,写一篇800字的文章,可是找遍所有材料都只能找到黄河的历史、黄河的治理,什么是黄河的精神,一点提示性表述都没有,所以我只能瞎掰了。”还有不少考生反映,以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对策的《申论》思路一点也套不上,“写完整篇作文,突然感觉好像写成了记叙文,和高考(论坛)作文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