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华图网校 > 国家公务员 > 申论辅导 > 申论备考 >
2012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冲刺题(3)
2011-11-22 09:20  华图网校 点击: 载入中...

  2012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

  《申论》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给定资料

  1.几年前,中部地区一个乡镇为推进城镇化建设,借新农村建设之名,大肆扩张。该镇新区的规划图分为居住区、工业区和集贸金融区,规划总面积达1025亩,其中未批先占良田700多亩。

  然而最近,整个新区冷冷清清,当年圈占的部分农田上建起了楼房,除了步行街两侧的店面开门经营外。其余街道的店面都关着门,新区的宽大菜市场内只有少量农户在摆摊,大片农田被平整闲置,杂草丛生。原来规划的工业区和集贸金融区因招商未果都已停顿。

  盲目发展的冲动并未止息。中部地区一个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在2010年年中确定的城市发展思路中,以“超常规的气魄和胆识”作出了超常规的战略部署:“城镇化率要以每年5~6个百分点的速度提升”,“到2011年,城区、工业园区面积分别拓展2倍,使城市框架达到32平方公里”。

  一个总人口才21万的贫困县,县城新区框架却要扩张至32平方公里,在人气没有聚集的情况下,快速拉开城市框架,一个可以预见的结果必然是--大量土地被浪费闲置。

  由于国家卡紧土地审批关口,在城区扩张中,一地方干脆未批先占、少批多占。一些地方以建广场和办公楼的名义征地拆迁,在实施时贪大求全。为了建设城区,中部地区某县在2000多亩的农田和山地上建起一幢豪华的办公楼和一个占地上千亩的文化广场,希望借此拉动城市化,吸引百姓搬迁,但由于地处偏远,城区人口少,新城区周边冷冷清清,广场附近开发的房地产滞销空置,造成土地和资源严重浪费。

  2.在C市东南某县,县工业园区提出所谓的“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开发理念,征占大面积土地搞园区建设,并进行“三通一平”。2011年1月上旬,在该工业园两年前已完成征地拆迁的拓展区内,数百万立方米土石方已完全填平了下面大面积的耕地和农房,但是拓展区内除了零散地停着六七辆工程车和挖掘机之外,并没有进行大规模建设的迹象,四周显得很空旷。

  当地群众反映,由于地处偏远,难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园区招商引资并不理想,2008年就开征的近300亩土地圈而未用、批而未建,至今仍然荒废。

  在J省也存在同样的问题。2010年12月,J省小蓝经济开发区收回闲置用地550多亩。该经济开发区是J省省政府设立的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现有落户企业500多家。清理前,在开发区落户的企业中不少土地闲置,有严重违约、具备条件未开工的项目;有土地闲置面积较大或虽有少量建设但未投产的项目;有私自转让土地、股权套现的项目;有长期停产、停建,长期建设未投产的项目。

  单位用地投资、产出强度是衡量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核心指标。为集约节约利用土地,C市曾下达硬指标:主城9区工业园区投资强度每平方公里不得低于50亿元、产出不得低于100亿元;渝东北、渝东南贫困地区投资强度不得低于20亿元,产出不得低于30亿元。

  然而C市各级国土部门集约用地调查评价发现,目前本市43个市级以上工业园区中,约有一半未能达到市里规定的投资产出要求。在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的三峡库区某些区县,其工业园区投资强度仅有8亿-10亿元/平方公里,不到规定标准的一半,普遍存在规模小、效率低、投入产出不达标等问题。

  C市某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透露,目前一些企业之所以能大手笔拿地,也不在乎什么土地浪费,归根结底在于土地便宜,企业多是看中土地升值的收益,而把投资和产出强度放在次要的位置。

  西部某省一个县的国土资源局局长介绍:“我们县的经济开发区主要承接从珠三角转移过来的电子、食品企业,但是县里买地企业的工业用地一般是一亩8万-12万元,相对县里房地产用地每亩300万元的价格低了几十倍。但是没有办法,县里为了发展经济,追求GDP,必须以较低的成本吸引东部的企业过来。虽然我们县也是‘土地财政’,但是工业用地这一块实际上是不赚钱的,土地收益主要来自房地产。”

  3.如果说工业用地还有投入产出比等硬指标的话,像教育、广场等公共基础设施用地的浪费就隐藏得更深,让人难以察觉。以教育用地为例,从2003年开始,为提升高等教育水平,解决C市高校发展空间不足、硬件滞后等问题,C市着力进行了大学城建设。目前C市大学城规划占地已达到20平方公里,投入建设资金80亿元,入驻高校13所,师生总数达15万。

  可以说大学城建设已能满足高校用地需求,C市个别高校为扩大规模,仍在区县拿地设立分校或分院。有的学校在区县占地近百亩,却仅安排大一年级部分院系四五百名新生就读,不可不说是对土地资源的浪费。

  一些业内人士称,一般而言,C市区县教育用地价格要远低于主城区,各学校愿意低成本拿地:而为提升教育发展政绩,区县政府也愿意给高校大面积土地,这种看似“双赢”交易的结果,便使学校的分校或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其中的土地集约利用问题却往往被忽视。

  西南大学教授、C市国土局原副局长说,现在不少学校都在争地、抢地,因为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是刚性的,现在能低成本拿地实际上就是抓住了财源,不管怎么说都能稳赚不赔。

  一些专家认为,大学城的建设是对的,可以改善师生教学、科研、生活的条件,但是有的做得太过分了。“有的大学城离城市20公里,利用政府的力量,一征地就是几个平方公里。一个平方公里什么概念呢?就是北京大学改革开放以前的校园面积。那时我在北大上学,校内住5000左右的教职员工,l万多学生,还有未名湖、3个体育场、大型图书馆、绿地、山丘,一平方公里能够容纳这么多建筑和人口。”专家L说,“现在有的学校占地几个平方公里,这不是浪费是什么?”

  4.所谓空心村,是指在农民新建住宅过程中,由于村庄规划严重滞后等原因,新建住宅大部分集中在村庄外围,而村庄内却存在大量的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形成外实内空的村庄布局。

  在H省部分空心村,许多房屋常年无人居住,墙皮脱落、房门朽烂,屋顶垮塌。一些群众形容:“外面像个村,进村不是村,老屋没人住,荒地杂草生。”H省某市提供的一份调查材料显示,农村改革30多年来,随着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经济条件不断改善,该市农村先后经历了3次建房高潮:由改革开放前的土坯房到上世纪80年代的半砖半土,再到90年代的砖瓦房,最后是新世纪初的砖混房。在这个过程中,农户建房投资明显加大,建房速度也呈加速趋势。

  农村建房无疑使农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一定改善,但由于缺乏科学引导,村庄没有规划,建房无序、滥占乱建问题严重;有的群众盲目攀比,争风水、抢地边,院子越圈越大,占地越来越多,个别农户甚至大到1亩多地,造成严重浪费。与此同时,一些村庄由于人口大量外流,也导致不少农村建设用地闲置、浪费。

  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曾经在G省某地调研。他们统计,该村庄的土地大约有39%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村里约400幅宅基地,平均一幅宅基地居住1.9人。如果考虑到有的农户房屋利用率低的情形,这个村土地有效利用的程度还要低一些。按一幅宅基地应居住4人计算,这个村可节约宅基地约52%。除该村外,农村所的研究员们还在湖北、山西、广东等地的30多个行政村进行了调查,他们以大范围村庄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估算表明,我国村庄空置面积超过l亿亩,相当于全国耕地总量的1/18。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表情:
匿名

最新评论

2012年公务员考试课程表
一周资讯排行
本月资讯排行
2012年国家公务员面试起飞套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意见反馈 | 合作加盟 | 媒体关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网校 版权所有 京ICP证09038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