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与表达属于各级公务员考试行测部分的必考题型,同时也是广大考生比较头痛的题型。这类题目阅读量大,信息点分散,对考生的做题速度,准确度,甚至是心里素质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考生普遍反映言语部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文字多,规定时间内无法读完;2、文段长而杂乱导致无从下手选择;3、感觉还行,结果错很多。上述问题要得到解决,必须从阅读效率上下功夫,而如何做到既快又准,就必须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不能仅凭语感做题。下面我们结合即将到来的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特征,给各位考生介绍几种在言语部分常见的解题技巧:
一、 充分利用上下文提示
例1(2010年国考 6)
世界主要经济发展发达国家和地区目前已就发展低碳经济达成共识:以经济发展模式由“高碳”向“低碳”转型为__ ,通过市场机制下的经济手段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减缓人类活动对气候的破坏并逐渐达到一种互相__ 的良性发展状态。
依此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契机 适应 B.目标 协调
C.手段 促进 D.标志 制约
【答案】A
【解析】第二空后面是“良性发展状态”,因此首先排除D选项,因为“制约”不能和“良性”搭配。第一空,如果单从搭配上很难入手,但是我们能找到上下文的提示。第一空后面“通过市场机制下的经济手段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这是说“手段”;接着“逐渐达到一种互相…的良性发展状态。”这是最后的结果,或者可以看成工作目标。所以实际上,后文已经提到了“手段”和“目标”,因此第一空填入“契机”最合适。
例2(2010年国考 23)
有人说,凡是知识都是科学的,凡是科学都是无颜色的,并且在追求知识时,我们要知道没有颜色的态度,假使这种说法不随意扩大,我也认同。但我们要知道,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便必然有颜色。对无颜色的知识的追求,必定潜伏着一种有颜色的力量,在后面或底层加以推动。这一推动力量,不仅决定一个人追求知识的方向与成果,也决定一个人对知识是否真诚。
这段文字中“有颜色的力量”指的是( )
A.研究态度 B.价值取向
C.道德水准 D.兴趣爱好
【答案】B
【解析】词语理解题。首先在文中找到“有颜色的力量”出现的位置。文中对“有颜色的力量”的解释是“对无颜色的知识的追求,必定潜伏着一种有颜色的力量,在后面或底层加以推动。”说明这种力量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是深层次的东西。接着又解释“这一推动力量,不仅决定一个人追求知识的方向与成果,也决定一个人对知识是否真诚。”,“追求的方向和成果”这个正好对应“兴趣”层面,“对知识是否真诚”这个对应“态度”层面。
综上所述,这一力量既可以决定兴趣又可以决定态度,并且并不是显而易见的,所以选择A、C、D都过于片面。